这个明星来自地球_作者:关乌鸦(948)

2020-11-17 关乌鸦

韩觉欣然允诺。

韩觉说给章依曼当音乐制作人,是一种享受。

“歌手有两类,一种是创作型的,也就是现在的唱作人。另一类是职业歌手,技术很完美,自己不写歌。”韩觉说自己勉强是第一种,章依曼毫无疑问是第二种,但不同于一般的第二种歌手。

“她能把每一首歌打上她自己的印记。”韩觉说章依曼的声音里有她想要表达的东西,唱别人的歌也能唱得让人以为她才是原唱,真是天生就该吃这碗饭。

两个天生就该吃这碗饭的人,不仅坐在同一张桌子上(同一个时代),还吃到了同一个碗里(同一个作品),是我们听众的幸运。

现在人们能想到的章依曼的代表作,《易燃易爆炸》、《开到荼蘼》、《血腥爱情故事》、《你的眼神》、《因为爱情》,这些都是韩觉的作品。

仅仅是章依曼《歌手》踢馆成功之后,圈内不少公司便开始向韩觉邀歌。但那时候韩觉除了章依曼,一首歌也没打算卖,全部屯着,在找不到合适的声音之前,不打算放出去。

有次采访中,我问韩觉:“你最喜欢的歌有哪些?”

他反问:“你要最常听的,还是最喜欢的?”

我问:“这有什么区别?”

他答:“最喜欢的,是你希望你自己最喜欢的,最常听的,才是你真正最喜欢的。”

他最常听他自己的歌,也最喜欢自己的歌。

他有的歌做得很快,一小时之内能完成,有的歌得用上十几二十个小时不止。有的歌风格老旧复古,有的歌风格近乎实验。

据我所知,韩觉目前已经囤积了上百首歌曲。有华夏语的,有英语,甚至还有法语的。有抒情,有摇滚,有爵士,还有电子。

我和韩觉其他几个朋友,有着窜门听韩觉这些未发表歌曲的特权,羡煞旁人。每周一次,我们零零散散十来个人总是结伴去韩觉的家里,等着听韩觉这几天创作的新歌。每次我们听完【韩觉私人音乐发布会】回家之后,两三天里,几乎听不进市面上其他歌手的新歌。

【适合张子商】文件夹一度震动音乐圈,但我们几个相当清楚,那个文件夹真的只是韩觉音乐库里的冰山一角。

我不知多少次庆幸,如果韩觉搬家看着音乐设备犹豫不决的时候,我没有说动他继续创作音乐,那么毫无疑问,世间会少一个巨星级的音乐人、艺术家。

那将是我们这个时代所有人的损失。一个创作者的创作之路是有迹可循的,在哪个过程受谁影响进行转变,听歌偏爱哪类音乐风格,都是能够抿出来的。

但韩觉的音乐发展之路从来是个迷。韩觉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制作,没有崇拜的歌手音乐人,也没有影响其风格形成的大师。

韩觉创作的作品类型不一,涉猎众多,却鲜少能看到其他人的影子,或者干脆看不到。他就仿佛凭空跳出华夏音乐史,从而进行音乐创作。这让诸多内行人士感到惊奇,也让一些想给他扣上【抄袭】帽子的小人无功而返。

韩觉坦言他确实很少听别人的歌,听歌量少得可怜,而他所谓的创作,“其实只是把脑袋里的旋律记录下来罢了”,韩觉面带惭愧地说完这句话之后,似乎又从脑袋里抓住了一段旋律,他愣了一下,立马站起来跑进制作室,将灵感写下来。又是一首质量不俗的新歌。

韩觉的新家面积不大,却有一间专门用于制作音乐的【制作室】,里面除了从高档公寓带过来的音乐设备以外,他还添置了其他更专业价格也更贵的设备。

“这里本来是个漫画室。”第一次参观韩觉新家的时候,他是这么介绍【制作室】的。而我从音乐设备上放置的几个卡通手办看出,韩觉说的是实话。

韩觉复出做音乐很明确是为了钱,钱赚够就收手,看很多的小说和漫画。但是等到钱真正赚够可以收手的时候,他又犹豫了。他说他喜欢上了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感觉。

“诉诸笔端的表达,往往更严肃、更形而上,但是它也给了人们更多的机会去伪饰。音乐就不一样。”

那些音乐设备他最后还是没有舍得扔。

搬家的时候,他一直犹豫着,我干等着着实无聊,于是拿过他的乐器胡乱弹了几下,我看到他目光直直地盯着我业余的指法,欲言又止。我干脆请他弹一首,他没有拒绝。在乱糟糟的客厅中间,他轻车熟路地把设备架好,连上电源,信手拈来了一首新曲子,弹完之后马上拿笔写下来。

我提醒了他,他停下记录看看我,又看看手头的纸笔。他发现了音乐里有金钱以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