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闺杀_作者:鹊上心头(118)

2020-11-17 鹊上心头

吴为这名字,很有种清静无为的洒脱劲儿。

赵瑞也很客气:“吴村长,请问命案在何处?护城司把案子移交给皋陶司,并未说明具体情况。”

这案子还有点奇特。

根据护城司副指挥使项大人禀报,道南城城外五里堡上报一起命案,护城司立即派人巡检,发现其命案现场有些诡异,这才申请指挥使复命后移交给皋陶司。

至于怎么诡异,来通报的校尉倒是没说。

吴为倒也不知这位大理寺少卿竟是如此直白,开门见山就问案子,却也没有含糊,沉吟片刻道:“回禀大人,因命案发生在我五里堡吴氏祠堂内,为吴氏家族名声,特地恳请护城司大人不要外传。”

一听说在祠堂,赵瑞了然地点点头:“好,本官明白。”

吴为看他很是“通情达理”,也跟着松了口气,他道:“大人,这就随草民过去探查?”

村长只不过是乡贤,不算正经官职,只能自称草民。

赵瑞看了一眼身后的谢吉祥和邢九年,道:“走吧,争取早日破案。”

一行人顺着五里堡乡间小路,穿过热闹繁荣的村落,一路往人烟稀少的大雁山脚下行去。

谢吉祥注意到,正是午后时分,可村中人却三两成群,都聚集在村中央的大榕树下窃窃私语。

这种农户人家,一日中最热的时候往往都要午歇,今日促使他们走出家门的,肯定是祠堂那边突然发生的命案。

整个五里堡一共一百二十户人家,光姓吴的就有一百户,即使在燕京南郊也是极为风光的大族。

因人口众多,这些年来几经翻修,最后也无法把列祖列宗的牌位都摆下,只得在去年搬至略远一些的大雁山脚下,可祠堂建筑却大了整整一倍。

当一行人站在吴氏高大气派的祠堂之前,皆有些瞠目结舌。

就连赵瑞,也很是惊讶。

这吴氏的祠堂,比赵王府那延续一百多年的祠堂还要宏伟宽敞。

吴为立即上前,苦笑着说:“我们吴家也不是特地要如此修建,只是人口太多,祖宗牌位怎么挤都放不下,只得重新修了祠堂。”

大齐讲究多子多福,吴氏这般兴旺,其实是好事。

赵瑞道:“倒是很气派。”

吴为笑笑,没再多言。

待到了祠堂门边,已经有几个村中的壮汉守在祠堂前,不让村中的长舌们靠近。

吴为一来,祠堂内外立即就安静下来。

其中

一个年轻的壮汉上前一步,对吴为道:“大舅,咱们一直好好看守,没有放人进去。”

吴为点点头,拍了拍壮汉的肩膀,回过头来对赵瑞道:“赵大人,我虽然没有考□□名,却也读过几年书,知道命案现场最好保存下来,因此此事一出,便让村人看守住祠堂,除了护城司的大人,村人一律不得进出。”

他如此一说,赵瑞跟谢吉祥倒是对他刮目相看。

赵瑞道:“有劳吴村长,如此行事确实稳妥。”

吴为没有得意,他上前打开祠堂的门,对赵瑞道:“里面有些……大人小心一些。”

谢吉祥跟着赵瑞一步踏入祠堂。

借着幽幽的烛火,一个红彤彤的身影高高飘荡在祠堂的房梁上。

以谢吉祥的身高,刚好看到眼前晃荡的红色绣花鞋。

死者身穿大红的嫁衣,头戴凤冠,整个人就如同风中的柳絮,随着不知从哪里钻入的风轻轻摆动。

谢吉祥的目光,不由自主落到她朱红的嘴唇上。

在死者青白的面容上,那双朱红的唇正扭曲着灿烂的笑。

谢吉祥下意识后退半步。

赵瑞手中的折扇轻轻一托,便撑住了谢吉祥纤细的腰肢。

“这死者,并非吊死。”

邢九年低哑的嗓子蓦然响起。

————

这么高的宗祠房梁,便是想要自己吊死,怎么也得爬着□□上去。

但吴为却说事发之后并未让人随意进出,既然现场没有□□,那么死者便应当不是自己爬上去自尽而亡。

既然不是自尽,也有可能是吊死。

但邢九年经验丰富,他只简单那么一看,立即就能分辨出死者到底如何而亡。

就在众人的目光落到邢九年身上时,头顶上突然传来吱嘎一声。

谢吉祥心中一跳,下意识抬头看去。

只看头顶上那个大红的身影,摇摆得越发快速,似乎立即就要随风飘起,飞落人间。

幽暗的祠堂、身穿鲜红嫁衣的死者,苍白脸上的诡异笑容,都让人看得心头发寒,冷汗直流。

赵瑞皱着眉头盯着房梁看,少倾片刻才道:“不怕,房梁上有老鼠啃那根红色绸带。”

祠堂里只有烛光,又没有明窗,这才显得阴森可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