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文正诚所言,在潘夫人失踪之前,府中日子一直很平和,似乎没什么大事发生。除了前一日,晚间他回来用晚饭,潘夫人似乎有些不太高兴,还同他发了一场脾气。
所以谢吉祥的重点,自然就放在潘夫人失踪前一日。
听到谢吉祥如此问,巧思匆匆抬起头,用那双黑白分明的眼儿看向谢吉祥。
“夫人的事我是最了解的,大人可算是问对了人。”
巧思轻声开口:“老爷近来每日都要早早去衙门,因此夫人便也不再陪老爷一起用膳,早晨的朝食是分开用的。夫人近来有些苦夏,早晨总是会迟一些,大约巳时过了才起身,奴婢便在那时伺候夫人用早食。”
谢吉祥点点头,她在随身带的册子上飞快记录着巧思的话。
巧思注意到她认真听,突然笑了笑。
“大人真认真。”
谢吉祥微微一顿,道:“办案自然要认真。”
巧思没有接茬,继续说前日的事:“夫人用早食不快不慢,大约用了两
刻左右,用完早食没多久,孙管家就送了账册过来,夫人便请孙管家去了书房,两人一起核对账目。”
谢吉祥问:“当时你在书房里伺候吗?”
“不曾,奴婢送了茶就出来了,不过孙管家没有待太长时候,大约小半个时辰便离开了主院。”
谢吉祥点点头,继续在册子上描描画画。
这个叫巧思的丫鬟似乎很喜欢别人倾听她说话,因此越说越流利,整个人可以说是容光焕发。
巧思继续说:“管家走了之后,夫人说要休息一会儿就回了卧房,待到中午时,我跟其他几个丫鬟伺候夫人用午食,夫人刚用下一小碗阳春面,大少爷跟大少夫人就过来请安,略坐了一会儿就走了。”
谢吉祥有些微妙:“大少爷和大少夫人中午才来请安?”
巧思点点头:“家中本也没有请安的规矩,大人应当知道,夫人并非大少爷的亲生母亲,原本也并不是很亲近,后来大少夫人进门母子二人才略亲近了一些,偶尔少夫人会催促大少爷来给夫人请安。”
这一家子,事情还挺多。
谢吉祥点点头,示意巧思继续说下去。
巧思道:“待到用完午食,夫人便写下了,一直睡了一个多时辰才起来,夫人睡醒之后便梳妆打扮,去了花园赏花,不过……”
巧思脸色突然一变:“不过在花园里,夫人碰到有贼人突然闯入盗窃,被划伤了手臂,没有在花园多待便回了卧房,奴婢便赶紧让孙管家请大夫来。”
谢吉祥和赵瑞都没想到,在潘夫人失踪前一日,其实也遇到过一次危险。
这件事,无论是文大人还是孙管家都没有提起,似乎全然不知。
但根据巧思所言,孙管家是知道的。
“夫人受伤严重吗?你们老爷可知道此事?”
巧思摇了摇头:“不算很严重,就是手上划了一条血口子,夫人当时不让同老爷说,因老爷最近十分忙碌,怕老爷分心,家中便没有同老爷说。”
谢吉祥点点头,在赏花被刺伤一事上重点标记了一下。
巧思道:“夫人受了伤,孙管家去请的大夫好久都没来,奴婢只好先给夫人包扎伤口,等到了晚食之前大夫才匆匆赶到,给夫人开了些伤药便走了。
”
然后应该就是晚饭时,潘夫人显得有些不太高兴,文正诚问了她为何,还被她发了脾气,两个人便不欢而散。
如此一来倒是能知道潘夫人为何要发脾气了。
她受了伤,又不能让丈夫知道,还要独自忍耐疼痛,心情自然是好不了的。
谢吉祥问:“晚食之后文大人就回了前衙?”
巧思点头道:“是,前日夜里是我们老爷值夜,只能住在前衙,晚上我伺候夫人沐浴更衣,又换好上药,夫人便让我下去休息,不用伺候她了。”
这一点倒是有些奇怪,谢吉祥问:“平日你也不用守夜吗?”
巧思道:“夫人睡眠很浅的,平日老爷不在时夫人都不叫奴婢伺候,老爷若是在,夫人大多都要吃安神丸来助眠,留下奴婢几个是为了伺候老爷起夜。”
看来,这个潘夫人不仅脾气暴躁,还不喜欢让人长期跟随,是个性子略有些独的人。
谢吉祥问她:“你最后一次见潘夫人是何时?”
巧思毫不犹豫回答:“就是伺候夫人安置的时候,当时夫人让奴婢下去休息,奴婢就退了下去,那一夜奴婢睡得特别好,一直到天明才醒来,夜里自然见不到夫人。第二日老爷回来用早食,奴婢去叫夫人起床,发现夫人已经不在卧房中。”
也就是说,从前一夜潘夫人安置到次日清晨巧思发现她不见,这一整夜都无人知道她去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