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港社区_作者:卓牧闲(76)

2020-12-10 卓牧闲

302的老太太很固执,这种事请警花出山也没用。可过两天街道要来检查,街道检查完市里的督察组就要来,不能视而不见,只能硬着头皮上楼敲门。

“谁啊?”

“奶奶,我是社区的小韩啊,我负责您这一片,上门来看看您老生活的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帮助解决的。”

老太太不是头一次跟社区打交道,因为在楼下种菜的事,不止一次被之前负责这一片的兼职网格长找上门,对社区的人没任何好感,自然不会给韩晓武开门,就这么隔着防盗门说:“我有儿有女,不用你们来看。我也没什么困难,不要你们帮着解决。”

“奶奶,是这样的,我们社区正在搞‘微心愿’活动,就是您老如果有什么小小的心愿,我可以帮您发到网上,只要能帮您老实现的,那些有爱心的志愿者看到之后,就会想办法帮您老实现。”

“没有,都说了我有儿有女,有事我给我儿子女儿打电话,不用你们操心!”

“他们工作忙,不可能天天过来陪您。”

“别说了,我不需要,什么都不需要!”

“奶奶,您别着急,还有件事差点忘了跟您老说,我们社区正在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就是组织志愿者上门给中风老人洗衣服晒被子,给像您这样跟子女分开来住的老人测血糖量血压,还可以来陪您老聊聊天、解解闷。”

“不用,我身体好着呢,要测血糖量血压我自个儿去卫生室。”

什么都不需要,连门都不开,果然很难对付!

韩晓武意识到种菜的事提了不但没用,甚至会适得其反,干脆笑道:“奶奶,既然您什么都不需要,那我就先走了。我姓韩,叫韩晓武,您要是遇着别的事,可以去社区找我,也可以跟楼栋长们说,请他们帮着转告。”

“知道了,走吧。”

“那我先走了,您好像在做饭,我都闻到香味儿了,做好之后别忘了关煤气。”

“忘不掉,不用你提醒。”

老太太去厨房看了下火,蹑手蹑脚地回到门边,把耳朵贴在门上听了好一会儿。发现外面没动静,发现社区的人真走了,又急忙跑到阳台上,见楼下花坛里的小葱和小青菜都在,这才松下口气。储婵娟推荐韩晓武做海联会副秘书长,并非想偷懒。

别看跟徐雪松科长在同一间办公室办公,事实上二人不但不属于一个科室,甚至干着三个科室的活儿。尽管既不是科长,也不是副科级,但要同时负责经济联络科和侨务科的工作。“小跟班”只是未来的双料副秘书长,而她早就是有实无名的“双料科长”。

经济联络科主要是联络非公经济人士,也就是民营企业家;侨务这一块的事就多了,比如要做侨情摸查,要跟侨界人士、出国、归国留学人员、侨界社团领袖及侨界企业家打交道。要主动上门联络、组织活动,每到中秋、国庆和年底还要登门慰问。

市里三天前颁布的今年中考加分政策,看似跟统战部风马牛不相及,但这跟她不但有关系,而且把她忙得焦头烂额。

因为这涉及到“三侨考生”加分,平时想联系都联系不上的归国人员甚至华侨,只要家中有子女即将中考的,纷纷冒出来向统战部提交申请。

面对一位材料不全又认死理的大姐,她只能以十二分的耐心解释:“我们统战部不负责加分,加分是教育局的事!”

“我去过教育局,教育局的人让我来找你的。”

“杨姐,您来找我没错,但我只负责‘三侨考生’身份认定,负责审核您提交的材料,然后帮您上报给通江市委统战部。通江市委统战部确认材料没问题,审核通过后,再通知教育局,由教育局给您儿子加分。”

“材料我不都带来了吗,申请表也填了,你赶紧帮我往上报啊!”

储婵娟指着需提供的材料清单说:“护照和永久居留证复印件这些您是带来了,但没带永久居留证的翻译件原件。”

“还要带复印件?”

“您来前一定是没注意看网上公布的文件。”

“行,我回去问问我老公,可翻译件就是翻译件,翻译件要什么原件?”

“按规定不但要翻译件原件,而且是由有资质的翻译社出具的翻译件原件。”储婵娟生怕对方忘了,拿起笔在材料清单上画了一个圈,然后指着下面一栏继续指导:“除此之外,您还要提供自申请之日前一年内,也就是从今天开始倒算一年内,由我们中国驻外使领馆或住在国驻华使馆,出具的您或您爱人在国外合法定居的公证书或认证书。”

“这么麻烦啊?”杨大姐皱着眉头,不耐烦地看着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