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港社区_作者:卓牧闲(85)

2020-12-10 卓牧闲

“这家店我是第一次来,不知道什么好吃。婵娟,还是你点吧,总共就三个人,别点太多,多了浪费。”韩晓武微笑着把菜单递向统战小姐姐。

他居然喊“婵娟”,居然喊得这么亲热!

刘之维意识到遇上竞争对手了,而且是实力强劲的那种,岂肯轻易落下风,回头笑道:“婵娟,我也不会点菜,还是你点吧。喜欢吃什么尽管点,让你和韩哥等了这么久,今天必须让我买单。”

“我点就我点,不过今晚是我请客,谁也不许跟我抢!”

“行,先点菜吧。”

清明节人们大多在家团聚,饭店晚上客人不多,储婵娟点的几个菜很快就上来了。

见韩晓武不喝白酒,刘之维也跟着要了一瓶啤酒,在心仪的美女招呼下吃了几口菜,喝了两杯酒,开始旁敲侧击打听韩晓武在哪儿高就。

储婵娟担心“小跟班”尴尬,不断转移话题,装出一副很好奇很崇拜的样子,问起在外面招商的见闻。

刘之维本就不想被海归比下去,一聊到招商就滔滔不绝。

接洽过哪些大公司,认识多少五百强公司的高管,参与组织过几次招商引资洽谈会,哪几位市领导出席过签字仪式,全程参与过哪些大项目的引进……不但说得眉飞色舞,甚至拿起手机让二人看照片和视频。刘之维说得眉飞色舞,统战小姐姐听得很专注。

韩晓武却觉得有些好笑,因为像刘之维这样的招商人员之前见多了。以前每次路演都会有好多招商人员想办法混进会场,然后见缝插针发名片和招商宣传材料。

每个地方都有开发区、工业园区和什么高新区,每个地方都在招商,哪有那么多客商给他们招?

为了完成任务,真的招不到就搞假的,求着一些大公司的高管参加他们的招商洽谈会,请人家跟他们的领导签个投资意向书,几亿、几十亿随便说,反正是意向。

有的项目已经落地甚至开工了,可为了宣传造势或为了给他们的领导刷政绩,在搞什么集中签约活动时,竟厚着脸皮求人家再签一次甚至几次!

有一个同学看到了商机,开了一家招商中介公司,专门帮地方政府尤其各地的开发区、工业园区招商。吹的天花乱坠,什么帮着组建专业招商小组,进行区域调研,然后挖掘项目,再进行项目评估、项目推荐、项目跟进与协同谈判,直到项目签约、项目投资、项目投产,堪称一条龙服务。

只要点开那小子的朋友圈,就会发现他几乎天天在签约现场,可他帮着牵线搭桥签下的那些项目,真正落地的却没几个。而那小子的招商中介业务竟越做越大,越干越红火。

韩晓武正胡思乱想,刘之维突然话锋一转:“韩哥,您是海归,又是我们安海市海外留学归国人员联谊会的秘书长,一定有很多高层次的朋友。今后还要请您多多关照,要是有朋友想回国创业,一定要给我打电话或者发微信。作为第一联系人,政府会有重奖的!”

“刘主任,您太瞧得起我了,我只是在香港大学念了个非全日制的MBA,纯粹的‘伪海归’。另外我也不是海联会的秘书长,真正的秘书长坐在我对面呢。我只是副的,说白了我就是婵娟的小跟班。”

“韩哥,别开玩笑了,我就是挂个名。来来来,我敬您一杯。”储婵娟急忙举起饮料。

“韩哥,我也敬您,感谢您对婵娟工作的支持。”刘之维不失时机举起杯子。

“刘主任,您这是说哪里话?我和婵娟不但都是海联会的成员,接下来也都是新联会的成员,说起来都是统战人。我和婵娟一起敬您才是,感谢您对我们统战工作的支持!”

都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刘之维觉得不明不白的酒不能乱喝,微笑着提醒:“韩哥,虽然我对统战工作不太懂,但我觉得像您这样的高素质人才,应该是统战部团结的对象,应该是统战部的朋友,只有像婵娟这样做统战工作的才是统战人。”

“刘主任,你说得很对。”韩晓武放下酒杯,不卑不亢地说:“刚才婵娟介绍我时只介绍了一半,不管现在的海联会副秘书长,还是未来的新联会副秘书长,其实都是兼任。我的本职工作在洋港社区,并且负责统战,是我们社区的统战联络员。”

在社区做统战联络员很光荣吗?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看着韩晓武那得意的样子,帮着转移了半天话题的储婵娟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气得放下饮料,捂着半张脸装作没听见。

刘之维愣了愣,顿时乐了,心想之前白担心了,搞来搞去他原来是在社区上班,原来是个有学历没能力的混子!跟这种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没什么好计较的,他很大度地笑道:“韩哥,照这么说您还真跟婵娟一样,都是统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