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之美味人生_作者:范江江(209)

2020-12-24 范江江

陈星耀开口问:“你身体现在怎么样?”

张伟扯起嘴角,“就是吃药维持,这病彻底根治不可能,不恶化就不错了。”

从接下来的谈话得知,张伟因为早年在玻璃厂上班,接触粉尘,不幸得了尘肺病,好在发现及时,症状还算轻微,得这病得好好养着,不能干重活,现在就业难,在招工人那格外受歧视,没办法在家里扎纸货为生,收入低微,连养病所需的营养都供应不上,更别提养家了。

做了二十分钟,提出告辞,陈星耀因为没跟甄珍和王进商量过,并没有告诉张家兄弟他们的来意。

出了张家,在回去的路上,小陈才开口说出他的想法,“咱们这里重工业起家,像那个马传辉的石棉瓦厂一样,早年因为不注重生产环境,是尘肺病的重灾区。得了这个病,像张伟这样的已经算是最幸运的,维持好兴许会有正常人的寿命。但是……”

“星耀,你不用说了,我明白你的意思。”王进打断陈星耀的话,“这个病我最了解,我大舅就是因为这个病过世的,肺部纤维化,一个170斤的汉子,死时还剩不到一百斤。”

王进唏嘘完,有些怪小陈,“咱们三个是合伙关系,我知道你是怕我多想,所以今天下午才专程带我们去张哥家里看看,跟甄珍一起,你估计就直接提意见了,哪还要登门一趟。咱俩虽然不常接触,你不想想,能跟甄珍合作这么久,我会是那种爱扎刺的人吗?以后千万别跟我外道。”

甄珍赞成,“对,咱都是自己人,不用外道。”问陈星耀,“人我们也看了,你到底有什么想法,说出来,我们一起商量商量。”

陈星耀在后视镜跟王进笑着对视一眼,“尘肺病是个器官病变的职业病,不是传染病,能办健康证,但得了这种病,劳动力毕竟被削弱了,我不是打算雇他们在厂子干活,我打算在销售上给他们创造一个机会,让他们有点挣钱的门路。

鱼丸除了走市场批发路线,能不能发展些销售摊点,像你们当初摆炸鱼丸的小摊一样,让他们做点小生意为生,有个固定位置,也不算太累,挣得再少,也比在家里扎纸花强。”

“你提醒我了,”甄珍转过身看了王进一眼,“这两天我一直在想怎么打开我们产品的知名度,咱们的丸子不是即时零食,属于半成品,不适合做广告,所以才不得不走一级市场,如果统一授权,通过街头销售的方式来推广,既可以为产品做宣传,又能增加销量,确实是个好办法,这就是一级市场之外的零售渠道。”

王进认真考虑了一番,“可行倒是可行,跟早前我们单打独斗卖鱼丸不一样,既然我们现在是个正规厂家了,牌子一定要维持好。”

对小陈来说这都不是事儿,他可是拥有一条街的男人的儿子,“后续的管理我们可以再商量,可以先做个小门面示范一下,铺子我出。做好了,我们就像肯德基一样,做连锁经营。”

“丸子怎么做都好吃,我们做两种,炸和煮。”料理食材是甄珍的领域,立即有了主意。

王进双手拍向身侧的皮座椅,“还等什么,干!”

等王进下了车,甄珍斜睨小陈一眼,尾音挑起,“嗯?当代庄子。”

她还是有些纳闷,小陈是怎么走上这条“圣父之路”的,没忍住,问了出来。

半晌过后,专注开车的小陈叹了口气,声音低沉回道,“我不知道肖锋那个大嘴巴,或者其他什么人有没有在你面前提过我姐姐的案子,杀她的人是个变态,尸体被凶手重新清洗过,只从指甲和耳后皮肤组织找到少量不属于她的dna证据,供检验的组织太少,而且现在没有太多可供对比的样本,所以才一直没有找到凶手。

我在想,兴许加盟我们小丸子的人恰巧就有个学习很好的孩子,那孩子上了大学兴许学了生物、学了精密仪器制造、报考了公安的痕迹检验专业,将来或许是dna研究领域的天才,或者能造出精密的检验仪器,也可能是个很有想法的法医。

因为我们的行为,让他的负担不用那么重,能一心专注学业和研究,那么我就能更早一点得到我姐案子的关键线索。”

转头看了身旁的姑娘一眼,“其实我一点都不无私,我很自私,我只想早日破案。”

小陈的回应既惆怅又有着深深的不甘,听得甄珍心里很不是滋味,这是陈星耀第一次正式在她面前提到姐姐的死,破案的祈愿又是那么迂回和卑微。

她明白,追凶有黄金时间,过了黄金时间,又遇上个高智商变态,想要破案难上加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