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们在网上向各个专家提问,而云歌的名字无疑是被最多人圈的那个。
云歌的微博私信箱,更是早已爆炸了。
网友们关心青牛的车祸原因,更关心云骐是否会存在同样的问题。
“云骐安全吗?”
“云骐何时会进行上路测试?”
“请问云骐和青牛的无人驾驶原理是相同的吗?云骐会不会也突然失控?”
为了避免人们对青牛的不信任,扩大到所有无人驾驶汽车上,影响小车云骐的前景。
云巅之歌科技公司立刻宣布召开一个发布会。
发布会上,云歌认真地解答了大家的疑问——
“青牛发生事故的原因……我并不知道青牛的内部系统是怎样的,也没有亲眼看到事故现场,只是在网上看到了一些照片和视频,因此不方便妄自揣测。
但是通过照片和视频——大家都觉得青牛在撞树前,像是突然被‘蒙住了眼睛’一样——所有无人驾驶方面的专家学者都可以确定的一点是,青牛这次发生故障的原因,就是被‘蒙住了眼睛’。
传统开车上路,靠司机的眼睛判断路况——那么无人驾驶汽车判断路况的‘眼睛’是什么?
目前,无人驾驶汽车的‘眼睛’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Lidar技术、雷达、相机。
天琛科技公司并没有公布过青牛采用的是哪种技术,或者哪几种技术的组合。但无论是哪一种技术,都是‘眼睛’出了问题,出现了感应盲区。
还有两种可能性较低的情况,是‘大脑’出了问题,或者是‘眼睛’与‘大脑’之间连接的‘神经’出了问题。
我们以基于相机的无人驾驶思路为例。云骐的‘眼睛’就以相机为主,雷达、红外探头作为辅助。
第一步要做什么呢?MachineLearning,也就是离线训练分类器。
打个比方,一个刚从山区里出来的、从来没见过车水马龙的小孩子,他在道路上遇到很多情况,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的。
他的眼睛没有问题,能将一切看得很清楚,但是他的大脑里完全没有处理这些状况的经验。那么他遇到一些状况时,就反应不过来,或者反应速度很慢。
无人驾驶汽车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需要训练无人驾驶汽车的‘大脑’,让‘大脑’在遇到任何情况时都能迅速做出正确的应当对。
这对算法的要求很高,因此青牛也有可能是在算法上出现了问题……”
云歌在发布会上的回答深入浅出,即使之前对无人驾驶技术毫无了解的人,也完全能够听懂。
云歌条理清晰的分析、对小车云骐使用技术毫不回避的态度、以及自信的语气神态……每一点都在增强看到发布会的人们对小车云骐的信心。
人们说不出具体的原因,但是种种因素综合在一起,让大家心中产生同样的想法——
云骐和青牛是不一样的。
云骐的无人驾驶技术成熟稳定。
在发布会的最后,云歌更是为所有人喂了一颗定心丸。
“云骐也已经申请了上路测试许可,云骐上路测试时,会百分百还原模拟青牛发生事故前遇到的状况。
这样的状况,云骐完全可以应对。
十天后的上路测试,欢迎大家共同监督。”十天时间明明很短,但是对焦急的网友们而言显得十分难熬。
网友们每天都在期待着议论着即将到来的云骐路测。
“剧可靠消息,这一次各个部门效率高得惊人,立刻对新技术敞开了立法和实际使用的大门,全都是研发青牛的天琛科技公司一手推动的!或者说是天琛背后的慕家集团一手推动的!没想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慕家全都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咦?不是吧?云骐研发出来后,云巅之歌科技公司也一直在推动立法和使用啊?”
“云巅之歌一个刚成立的科技公司,哪里能和慕家比人脉比能量呢?大家看看时间线就清楚了。云骐研发出来后,云巅之歌根本推不动,各方面没有一点进展。然后突然有一天,一路绿灯,紧接着就宣布了青牛研发成功的消息,立刻开始路测……究竟是云巅之歌推动的,还是慕家推动的,这还看不清楚吗?”
“慕家这次明显是想对上次飞跃未来无人机输给云鸽的事情,报仇雪恨啊。可惜了,青牛自身质量不过关,慕家再有能量也没用。”
“建议慕家要么放弃尖端科技,就在传统领域深耕吧。研发新科技一次两次都不行,看来慕家在这方面能力不行。”
“哇!那这次云巅之歌也太爽了吧!云歌公司无法突破的障碍,全都被慕家扫清了。慕家扫清障碍之后,自己的青牛一下子完蛋了,广阔的市场全都让给云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