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宴低头,“我爸姓江,是江家三房长子。”
阮朝夕眉头皱了起来。
当阿焰和江宴重合成同一人,有些真相,就呼之欲出。
在洛杉矶时,她从未见过江宴的爸爸。他妈妈长得很漂亮,但脾气不好,很少出门,偶尔见到,眉眼间总有一股挥之不去的戾色。
她知道,他妈对他很差,动辄打骂,他身上时不时会出现青紫色淤青,问他,他却什么也不说。
她第一次见到他那天,他在雨里站了一夜,只因为他妈心情不好。
那时,邻里间偶有风言风语,说江宴她妈是被包养的小三,江宴是见不得光的私生子,所以才从没见过江宴的爸。
现在看来,这些流言,原来并非空穴来风。
江宴继续往下说,“我那时跟你说要回国一趟,就是因为江家知道了我的存在,想要认我回去。”
说这些话的时候,他带了些淋雨后的鼻音,语气却很淡,好像在说别人的故事。
但阮朝夕知道,他这些年,过得不一定多好。毕竟,哪家主母,会心无芥蒂地认回去一个私生子?
她看着他,眸光沉沉。
现在的江宴,跟以前很不一样了。他会笑,会装乖巧,眼睛里有星光。
可她刚认识他时,他有自闭症,不爱说话,不爱跟人打交道,眼睛里总是灰蒙蒙一片。有邻居家的小孩欺负他,他不喊也不叫,只面无表情地操起路边的石头砸过去。
他后来告诉她,医生诊断出他有反社会人格倾向,可是幸好,他遇到了她。
想到这,心里像被大石头砸了一下,有些钝痛和心疼。
她抿了抿唇,心底的委屈和生气好像退去一些。
江宴抬头看她,“昭姐姐,我不是故意不认你,我只是……”他盯着阮朝夕,眸光渐暗,一点一点的暮霭覆上来,“我以为你讨厌我。”
可是他这样自私又凉薄的人啊,即便知道她讨厌他,也不愿意放手。
阮朝夕皱了眉头,四目相对,心底浮上诧异。
她是生气,是委屈,可她怎么会讨厌他?
江宴抿着唇,神色黯淡,语气渐渐急促,“你如果不讨厌我,为什么不告而别,为什么再没打过电话给我?”
不等阮朝夕回答,他的气势突然又泄下去,漂亮的杏眼里一片白茫茫的惶然,“我知道,我那天吻你,你生气了,你气我不知好歹,所以才彻底消失在我的生命里。”
听到江宴这话,阮朝夕眸光闪了闪,眼底的惊愕迅速被不自在取代,搁在膝上的手也不自觉蜷缩起来,耳根泛起一抹淡淡绯红。
她的思绪,好像突然飞到了那个虫燥蝉鸣的夏夜。那是她在洛杉矶住的第三个年头。江宴还是不爱说话,唯独对她,会露出浅浅笑容。
彼时她念高四,他念高二,却不在同一个高中。她上的是当地最好的私立高中,江宴却只能就近上公立。
他妈是动过不让他念书的念头的,可公立高中不用学费,他妈也不喜欢看见他那张脸,所以他才有了读书的机会。
这些,都是江宴偶尔跟她提起的。
他说,他妈讨厌他。
说这话的时候,是某个落日很漂亮的黄昏,他们坐在附近一座小山丘上,暖风拂过他们的脸。江宴脸上神色很平静,说话的语气同平日一样,没有起伏,漆黑的眸子在阳光的照射下,像两丸黑琉璃。
那一刻,他像个精致的瓷娃娃,漂亮,却没有任何人气。
阮朝夕不知道,这世上怎么会有讨厌子女的父母。她没办法改变她妈的想法,只能加倍对这个孤单的少年好。
那日下午,她有舞蹈课,所以回去得晚了些。一进家里,她妈就跟她说,江宴在等她。
她有些诧异。
如果不是她邀请,他很少会主动来她家。
她放下书包,走到客厅,看见江宴正坐在沙发上,双膝并拢,身子坐得笔直,手里紧紧握着一个玻璃杯,低着头似在沉思。
橙色的夕阳透过落地玻璃窗照在他侧脸,照得那火焰胎记像在燃烧,他本就生得白,白中一点艳红,漂亮得像要灼伤人的眼。
她欢快地走过去,叽叽喳喳地同他说起今天上学的趣事,他还是同以前一样,耐心又细致地听着,脸上笑意浅浅,杏眼像两汪温柔的漩涡。
那天,她妈留他吃饭,他破天荒同意了。
吃过饭,他问她能不能去院子里坐坐。
她应好,同他走出去,在院中的凉亭坐下。
夜幕降临,耳边传来虫子的鸣叫,他沉默了一会儿,告诉她他要回国一段时间。
阮朝夕有些愕然。
她从未听他提过他在国内还有亲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