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苏斯图亚特_作者:二叶舟(201)

2021-02-03 二叶舟

玛丽一挥手,示意培根站起来。“既然,你对英、苏合并统一之事颇有见地;那么,接下来,有空不妨想想,倘若真计划让海峡两岸的两大王国合并,该如何解决问题、不留下后续分裂的隐患?”

以史为鉴,两个“大国”合并绝非易事。响当当的奥匈帝国,著名的二元帝国,一战战败就迅速解体,着实留下了不少教训。

培根“领命”告退。玛丽则接过赛顿小姐递来的蜂蜜水,噙了口润润嗓子。唔,自己也是被年轻的“历史名人”给激励了,才说得这般口干舌燥的。

咦,等一等,好像,有点什么不对。

这一个,被后世科学家百般推崇的实验研究鼻祖,弗朗西斯.培根,今天在自己跟前……展现了一番政治家天赋?

——咳咳,玛丽并不知道,就是这位培根,其在科学、哲学上的成就,更多是他经历官场失意后潜心向学取得的。

好吧,玛丽暂时无暇计较这个。嗯,她此次本是试着接触、提前熟悉下“未来大人物”的,也从没指望培根搞什么发明创造……

要说实用发明,这年代的工匠,已经比较合她心意了。多年前,便有能人按照她想法,研制蒸馏装置、洗鼻壶什么的……近来她名下的橡胶园似乎终于有了点出产,该让他们尝试跟硫磺配比,改善性能,好尽早开发重要的“计生工具”……又或者,问问塞西尔,在尼德兰的探子,有没有挖掘到高超的磨镜匠、有望制出显微镜的那种?

哎呀呀,知识就是力量……自然科学,永无止境啊!

至于,统一海峡两岸这个大工程,其实她自个已大致有了腹稿。不过,还需要继续完善,还需要集思广益,还需要和有识之士共同讨论——譬如她的财务大臣格雷欣。

作者有话要说:【注一】培根少时艰辛啊。其经历参考度娘百科和《文明的故事7》。

【注二】史上苏格兰议会最终是怎么被英格兰人打动的?哦,苏格兰贵族一直眼红英格兰人在新大陆乃至全世界的殖民收益,于是自己也去美洲开荒、投资航运、大搞贸易之类,很不幸,遇上意外,差点破产。于是,英格兰议会设法免债、并许诺给予这些“少数民族”优待、还让他们共享自己在“海外省”的特权。利诱之下,苏格兰议会屈服了……

其实史上的格雷欣,这个时候已经挂了。假设玛丽提升了医疗水平,让他多活几年吧。若问华夏历史上, 谁是首位大一统君主,祖龙嬴姓赵政无人敢质疑。他所实行的“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奠定了华夏文明的大一统观念。其废除贵族封建、改良“郡县制”, 亦成为之后两千年中国政治体制的基础。没有他, 很可能就没有统一的大中华。

自己应该不是唯一一个、企图效仿这位“千古一帝”的穿越者吧?玛丽偶尔也会想。尽管按照地缘政治学, 西欧并不容易统一——山太多,平原分散其间;但是呢,即便抛开罗马帝国不提, 也总有不少历史强人, 想要一创伟业——譬如查理五世,譬如拿破仑,譬如希特勒(呕这个算罪人)。那么,玛丽仅仅想统一英法(再加个爱尔兰),似乎也不很过分。

两个民族、两种语言、货币不同算什么!秦始皇扫六合, 隋文帝南征, 可不都把事给办成了(当然二世而亡要警惕)。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活着,就要不怕折腾嘛。

玛丽于是怀着一腔梦想,召见了格雷欣。

财务大臣最近正忙得不可开交。以“格雷欣”命名的学院, 近期终于在伦敦市中心建成了;主要开办法律, 几何,天文, 及其他一些、对工商有益的专业。而生意火爆的“王家交易所”,则为学院资金支撑。格雷欣作为首届名誉校长,时不时巡视一二,真是操心极了。

玛丽首先和拉着他谈度量衡的问题:“你曾说,一英寸, 这种‘指甲底部、普通本地男子的大拇指宽度’作为长度单位,好像不很稳定;那,学院近来有采纳更稳定的测量基准吗?”

“暂未有更好的替代品。”格雷欣给女王先泼了盆冷水。“陛下上次建议,用地理测绘法定义标准长度,再以贵金属制造标准长度尺……学者们经摸索讨论,认为难度颇大,短期内不便实施。”

听这种回答,玛丽大概明白英格兰学者目前是没兴趣也没法子了。唉,好像法国各大学也没啥进展。其实,她本想模仿两个世纪后、法国人“制造”的国际单位——采用贯通巴黎之经线的全长四千万分之一,定义为基准长度“米”,并以铂铸造相应基准器。可惜,本时代科技水平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