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苏斯图亚特_作者:二叶舟(81)

2021-02-03 二叶舟

这对小夫妻你侬我侬的时候,禁卫军统领蹬着皮靴走了进来。博斯维尔原本习惯性的直接要跑去女王身边,但他在苏格兰国王兼法国王储面前顿了顿,先行完宫廷标准礼仪,才凑到玛丽一侧,略带激动的道:

“陛下,西班牙舰队已到了英格兰海岸!”终于要开始了!玛丽不无兴奋的站起来。“紧盯着那边,我们也得好好做准备了。”

弗朗索瓦倒没有她那般激动。他轻轻蹙眉,而后道:“预备外交信函吧。”

接下来几天,玛丽连续收到不少好消息。

譬如,西班牙海军击败了英格兰舰队,在普利茅斯登陆;譬如,西班牙人占据港口后,举着声援天主教、讨伐异端的旗帜,持续向伊丽莎白施压。

这便是玛丽预料中的结果。时光再往后二十年,英格兰海军实力,才渐渐跟得上西班牙的步伐。如今,英格兰制造业还不占上风,西班牙亦未曾受对手私掠舰队的侵扰;英西海战,西班牙赢面极大,将战火烧至不列颠内陆,也并非难事。

想渔翁得利,就需要找准时机。虽然苏格兰宫廷已给英西双方都发去了外交函,表明立场且暗示己方出兵的可能,但玛丽压根不打算等他们的回信。她的瑞士雇佣军团已严阵以待,准备趁英格兰守备更松弛的时候,用保护旧教徒权益之名,入境撼动伊丽莎白的统治。

就在这紧要关头,爱丁堡获取到另一个更震撼的消息——

内外交困中,英格兰女王突然罹患重病。

病名:天花。与她那个英年早逝的异母弟爱德华六世一样。

玛丽简直瞠目结舌。

她第一个念头是:哇塞!不是假的吧?!

她第二个念头是:幸福来得太突然……天助我也?

她第三个年头是:哎,这个年代,天花还没有疫苗么?那个,起源于英格兰的牛痘接种,究竟是何时发明/发现的来着?

作者有话要说:【注一】其实应该是表姑。不过真实历史中玛丽和伊丽莎白的通讯,往往都采用了这类称呼。

嗯,土豆绝对是个好东西。现代科学验证,人体所需的八种必需氨基酸,土豆是全部包含的,比传统稻米小麦都强。玛丽犹记得“位面之子”刘秀的传说。

这个东汉开国之君, 大名鼎鼎的汉光武帝,率领不到九千部队驻守昆阳城时,遇上王莽派来四十二万大军围剿。敌我力量悬殊, 算来怎么都打不赢。偏偏这支敌军, 先是晚间被流星砸中, 白天又遭遇蘑菇云压顶;等刘秀率敢死队冲锋过来,惊雷、狂风、暴雨接连而下……其首领被斩杀,其部队土崩瓦解, 就此成为刘秀胜利的垫脚石。【注一】

这场以少胜多、歼灭王莽新朝主力的战役, 便是中华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昆阳之战”。种种天文异象,仿佛是上苍在给刘秀铺路,务必助他走向人生巅峰。

如今,玛丽也有种被命运宠爱的感觉。

她原本觉得,这次借西班牙势力, 她能伺机武装干预英格兰, 去拉拢权贵、攒攒人气、奠定日后夺位的基础……就算不错了。毕竟,有诸多朝臣支持,伊丽莎白的政权还比较稳,甚至有越来越牢固的趋势。

熟料, 她最大的对手, 忽然间命在旦夕。

玛丽尽管蓄势待发,期望速战速决, 却也做好了持久拉锯的心理准备;未曾想,现在,似乎有一击制胜的机会?

那么她的行程,必须预备随时调整。

如果伊丽莎白没有重病,玛丽最初的计划, 是让博斯维尔带着瑞士人越过边境,赶去旧教大本营之一诺福克郡——是时英格兰北部郡正骚乱一片,她和东部郡的诺福克公爵,业已商量好“响应”问题。而后,苏格兰女王的这支特别部队,将一边声援天主教徒,一边周旋西班牙与英格兰之间,以期进一步逼迫伊丽莎白。

玛丽的设想中,最好的结果,大概是她争取到英格兰旧教徒的信任;并以维和调停之名,在其枢密院前露面,宣扬“有益英格兰的主张”;最终获得更多支持,从而明确成为伊丽莎白身后、头号接班人。

日后呢,再据着“合法合理”的“王储”名义,设法分权、挤走国君、提前上位。

虽然,按照玛丽对史上那位伊丽莎白的印象,以及对现任英格兰女王的了解,苏格兰女王有理由相信,她是相当不愿意指定一个确切继承人的。

这位伊丽莎白,老早就声称,“储君”的存在,会显著削弱她的权力,影响内政团结,还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灾难。以她自身遭遇来看,这样说倒也没错——因为亨利八世明文将伊丽莎白的继位权排在玛丽·都铎后面,她曾多次卷入谋杀异母姐姐的阴谋叛乱,还被长期关押伦敦塔;也确实曾有一批朝臣,背弃了当时的君主、主动跑到她的阵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