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谣到首辅身上_作者:唐沅(7)

2021-02-09 唐沅

择一良人共度余生并非易事,既要二人情投意合,又讲究门户相当。如此一来才能少些事端,日子才能细水长流地过。

且不说二皇子秉性如何,光凭他眼下至尊至贵的皇子身份,陈沅知便不愿淌这趟浑水。

“祖母何出此话。沅儿同那二皇子连话都不曾说上一句。”

她自是实话实说。

自打顶着进奏官的虚职后,她便极少在人前露面,平日里不是呆在进奏院便是呆在国公府,得空遇上定安公主传召,便进宫多陪她几日。

若不是那些女眷无故提起二皇子,她都不记得自己曾几何时同他打过照面。

这谣言传的好生奇怪。

比她那闲来编纂的话本子还要胡诌。

“如此便好。”俞氏叹了口气,细细看着陈沅知长成的模样,感慨道:“沅儿竟也长这么大了,再过些年,便不能陪在祖母身边了。”

陈沅知挪到俞氏身侧,挽着她的手臂,撒娇似的靠在俞氏肩上。

自她母亲救驾去后,吴氏更是张扬跋扈,愣是凭着膝下一子一跃成了当家主母。

俞氏心疼她心疼得紧,又恐她无人庇护,教人欺负了去,遂将她接来同住,养在膝下。便是如今她搬离青箬院,俞氏也替她择了近处最为宽敞舒适的院子。稳稳当当的最好,若是有事,也能即刻差人帮衬照应着。

今夜特意同她说二皇子的事,委实是掏心窝子地替她忧心。

若此事无中生有,人言可畏,恐损姑娘清誉名声。

但凡跟皇子沾上边儿,便是京中真有名门俊杰心仪陈沅知,也断不敢再上国公府来说亲了。

若真有其事,以国公府的门楣确也可一攀皇室宗亲。奈何国公府已如此显赫,近几年为一避风头,陈弦已然渐远朝堂,安安分分地袭着爵位。而这二皇子确是当今圣上最为属意的皇子,恐是未来东宫之主,太子的最佳人选。

如若陈沅知当真与二皇子结缘,国公府近几年的安分便付之一炬,俨然将成众矢之的。

再者,历朝历代后宫争宠素来无休无止,较后宅的勾心斗角而言,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陈沅知心里门清。往日去皇后宫里,也曾碰上不少明争暗斗的戏码。手段狠辣者有之,懵懂无知者有之,一一闹到皇后跟前,莫说皇后心烦意乱,就是她这一旁人见了,也是轻揉眉心,疾首的很。

所幸有些稀奇事是她平日在后宅里瞧不见的,偶尔遇见或是听旁人提起,她便牢记于心,回去后又可伏案写上几回话本子。

“那沅儿便一直陪在祖母身边。”她捻起桌上另一盏茶水,眉目含笑地递给俞氏。

俞氏端着茶盏笑出了声,虽是一句宽慰的话,却让她舒心不少,轻点了陈沅知的眉心道:“那我如何对得起你死去的母亲。”

夜色愈发浓郁,星月洒下余辉,透过枝杈铺在地面上。前厅依旧觥筹交错,相谈甚欢,如此一来,后院倒是有了几分不多的的清净。

俞氏累了一日,也乏了。她差人屋内的嬷嬷拿来三张请帖,一并交付于陈沅知。

“这是何物?”陈沅知一知半解地瞥了一眼嬷嬷手里的帖子,并未接下。

帖子以竹木制成简,木简上刻着梅兰竹菊四君子,看着雅致,末尾却以一枚金叶子做了坠饰。

这类帖子在京中极为少见,她先前只听定安公主提过几句,说是平宁郡主素爱风雅,每年都会在京郊别院设下闲风宴。赴宴之人,不论男女,皆可高谈论阔,煮茶论酒,赋诗作对。

而这赴宴的帖子正是以竹木制成,与嬷嬷手里的那枚极为相似。

俞氏此举之意,她也猜着了几分。“容儿在我这儿求了好些日子了。我怕她到底年纪小,出了事无人兜底。你素来稳重,得空你就带着她俩去玩一趟吧。”

果不其然。

陈沅知似笑非笑地勾了勾唇,她并未即刻接下帖子,显然是不想赴宴,更不想带着陈容之赴宴的。

若是今夜她那二妹妹安安分分,不动那劳什子心思倒也就罢了。偏她过于心急,抢在人前出头,满是心机与算计,愚蠢至极。

“祖母,你也知晓,沅儿素来不爱这些宴席的。”此话便是委婉地推拒了。

俞氏料到她会如此说,也深知二人远不如外边所传的那般情谊深重。只是赴闲风宴之人大多为京中翘楚,让姑娘家出去见见世面也是好的。若真遇上钟意之人,国公府上下也可心中有数,日后再见,便可留意一二,商讨着说门亲事。

眼下,嬷嬷并未收回手里的帖子,而俞氏也一脸疲惫地以手撑额。

蓦地,她叹了口,到底还是收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