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是门技术活_作者:画江(162)

2021-02-22 画江

张溪跟她不一样,活得恣意自由,又有英国公府的管事张宏在西北打理长绒棉种植一事,想要投银子什么时候都可以,未必非得赶在此时。

黄宜安说好说歹,才将张溪劝住了。

可没过几日,张溪又来了。

“澜弟来信说了,他又从高昌国‘借’了些长绒棉的种子,加上那三亩多地长绒棉打下来的种子,明年一准儿能扩大规模,这银子我便先搁你这里了,算是参股!”

张溪得意地挑眉,一副“这回我看你拿什么拒绝我”的霸道模样。

黄宜安哭笑不得。

她算是看出来了,张溪投银子参股是假,怕她缺银子却又不好意思开口借才是真。

有这样一心为自己着想的知己好友,黄宜安十分感动。

可是,事实上她并不缺银子啊。

更何况张溪作为英国公府的嫡小姐,也确实不适合在“种棉资助戍边将士”这样的事情上,同她这个即将成为皇后的人牵扯太深。

西北边军自英宗皇帝起便世代由英国公总领,传至如今,已是第三代了,因此与英国公府关系极深。

若是张溪与她一起种棉资助边军的事被有心人得知,还不知道会惹出什么样的阴谋论来。

不论是她还是英国公府,都承担不起这样恶意的揣测。

“张姐姐即便是要投资,也不用经过我的手呀。”黄宜安道,“我如今行事多有不便,前几日刚将这一年多攒下的近五千两银子全都送给了二叔,请他日后出面全权负责此事。

“张姐姐把银子交给我,我也是有心无力。倒不如直接吩咐张宏。”

“五千两银子?”张溪脱口惊道,一只手杵到黄宜安面前,不敢置信地问道,“这么多!都是五丈风送来的报酬吗?”

哪里还顾得上“资助”“种棉”之事。

黄宜安笑着点了点头。

张溪见状,想起自己在家里炫耀了好几回的那点分红,不由地叉腰抱怨刘季小气、“厚此薄彼”,等等。

但倒也不再坚持让黄宜安收下银票。

既然黄宜安不缺银子,那她便让张宏拿这银子,给她也在西北置一份种棉花的产业好了。

以黄宜安如今的身份,确实不适宜同军权在握的英国公府走得太近,尤其还是在英国公府世代驻守的西北边地。

张溪回府后同英国公夫人禀明此事,惹得英国公夫人又叹息一回,这么聪敏沉稳的好媳妇,就被张澜的仁厚错过了——若是张澜去西北前就定下这门亲事,她再去宫里向太后请了懿旨,哪里还有皇帝什么事儿?!

……

干清宫内,正与两宫太后商议大婚之事的祁钰,猛然间打了个大大的喷嚏。

“怎么了?可是有哪里不舒服?”陈太后连忙关切地问道。

祁钰揉了揉鼻子,恭顺地笑应道:“没事。大约是近日天气干燥,鼻子不舒服,多喝点水就没事了。母后不必担忧。”

李太后听罢,吩咐田义:“哀家也不能时时刻刻都在陛下身边,你作为近身伺候的,一定要小心伺候着,务要保陛下龙体安康!茶水、梨膏之类的都随时备着,殿内也要注意防干防燥,每日清水洒扫……”

事无巨细地交代了许多。

田义连忙躬身应下。

祁钰便笑道:“母后不必责怪田义,他照顾朕日常起居十分用心。”

至少,不会像冯林似的,背着他与冯永亭等人交结,违背圣意。

“陛下一向宽厚为怀。”陈太后笑道。

就连冯林犯了那么大的过错,皇帝也只斩他一人,不问其余。

陈太后又哪里知道,祁钰不是仁厚为怀,只斩首恶、不问其余,而是眼下根本就没有能力深究此事。

闲话毕,李太后又回到正题上,指着钦天监择定的几个吉日问道:“今年共有三个吉日适宜大婚,最近的一个便是五月十六,哀家有意择定此日,不知陛下和姐姐怎么看?”陈太后一向是个不拿主意的,见李太后问,只如常笑道:“我也觉得很好。”

李太后便看向祁钰。

祁钰微微红了脸,恭顺应道:“任凭母后做主。”

两宫太后看着他那副急着迎娶皇后却又极力按捺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都禁不住笑了起来。

……

第二日,宫中下诏昭告天下,五月十六日帝后大婚。

婚期既定,礼部、太常寺等衙门都忙碌起来。

而五月三日李太后的寿辰,便也如前世一样,简单操办。

大婚在即,黄宜安不便入宫道贺,便私下里准备好寿礼,吩咐宫人送入宫去——自从她被册立为皇后,宫中便调拨了人手供她使唤。为此黄伟还特地将临近的一处空院子买下来,专门安置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