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_作者:杜渐(17)

2021-05-01 杜渐

  “你好厉害。”杨蕾转过头向明黎祝贺,她差了一点,排在三十七名。

  “好了好了,安静安静。”钟晖拍了拍黑板,“都说女生理科成绩会差一点,你们看看人家明黎,数学140,生物还是满分,你们这些臭屁的男生多学习一下啊!”

  “成绩已经出了,考得好的继续努力,考的不好的呢,也别太垂头丧气了,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不足,争取下次月考把成绩提上去。”

  钟晖拧着保温杯喝了口水,又继续说:“明天上完第四节 课放假,回去后别忘了写作业,周日晚自习得交啊。”

  同学们直呼万岁。

  紧绷了一个月的学习,终于要迎来一次假期,尽管短暂但也值得高兴。

  周五上午四节课两节语文两节物理,语文老师年纪较大,脾气很温柔,有一股近代文人讲话的气质。不过明黎不怎么听语文课,一心二用在写生物题。

  她这次月考生物满分不是没有缘由的。

  明黎觉得生物有点好玩,又或者说有点吸引她,用老杨的话来形容就是——她好像对生物学有点儿兴趣。

  数理化都是研究定理外物,而生物学,则是研究人类,研究万物的本身。

  当然,也可能和霍老师讲课风趣幽默有点关系。

  生物课本上的知识有限,上课的时候,霍老师通常都会讲一点课外的知识补充,夹杂着一些关于生物学的玩笑,有时也会和他们讲一讲生物史上的名人。

  ...

  最后两节课钟晖讲了一下月考的物理试卷,同学们想回家的心思根本压不住,钟晖干脆也懒得讲太多,一到点就直接放他们走了。

  温淑没回宿舍,在教室门口就和明黎道别。

  “我把我q/q给你,你记得加我啊!”温淑塞了张小纸条在明黎校服口袋里。

  “我...”没手机,明黎话都没来得及说完,温淑已经飞快地往校门口跑了。

  看着已经没影的人,她叹了口气,只好将纸条拿出来折好放在书里夹住。

  长礼并没有严禁手机,每个班有一个保险柜,放假来的时候晚自习前每个班纪律委员把带了手机的人登记一下,然后将手机上交锁在保险柜里,月末放假再打开带回去。

  在此之外,如果有看到在校园里玩手机的,一律上缴扣分,三次以上直接记过叫家长。

  很通情达理的规定。

  -

  回宿舍整理了一下衣物,带了几本作业塞在书包里,两位学姐还没回来,明黎关了门准备去找陈子怡。之前就问到了她的宿舍,但是当明黎到的时候,又被对方舍友告知,陈子怡已经提早先走了。


  说不生气是假的,但她已经习惯了。

  五六岁时父母带着自己从常市赶来江市,把自己托付给嫁在江川的姑姑黎蓉家里,然后又匆匆的远赴外地创业。

  明黎基本在江川长大。来到江川的时候才五六岁,姑姑的丈夫叫陈建,为人老实善良,尽管当时的陈家并不富裕,但他也开心地接纳了她。

  作为姑姑的独女,陈子怡无疑是有点被娇生惯养的。那时明黎也是独生女。年纪小,不懂事,正是争强好胜的年纪,两人之间产生了不少摩擦。

  不是很愉快的相处经历,不过随着年纪长大,渐渐两人不再像小时候一样剑拔弩张,表面看起来也算和平。

  而相处不开心的日子里,明黎很多时候就会选择待在老杨家。

  “我来老师这里会让老师觉得麻烦吗?”小时候的明黎曾经这样问过老杨,毕竟非亲非故,别人家的孩子总是跑来,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表示欢迎。

  但老杨对于明黎来说还是不一样的。

  “咋的,我还能打断了你的腿不让你来是不?”记忆里的老杨吊儿郎当地回她。

  ...

  从长礼回江川,有直达的大巴车。车费十几块钱,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

  出了江市要过川江大桥,然后开过一段水泥路,才能到镇上的停车场。

  明黎晕车,车上没什么人,她抱着书包坐在最后一排,开了窗户弓着背坐着,头抵在前面位置的靠椅上。

  司机开得很快,高楼一点一点后退,川江在她眼里宛若一条银蛇,随着车子的前进而摆动。

  开往江川的路有点烂。反反复复修了好几次,每次都豆腐渣工程,然后又翻修。镇上长辈们抱怨过好几次,又没有什么办法,也就饭后谈论谈论。

  车子一颠一颠的,快到江川的时候路上还跑过一群鸭子,好在司机技术老道,刹车得很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