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我的手术刀_作者:希早(82)

2021-05-29 希早

  别墅的隔音效果很好,赵之意把房门一关,就听不见楼下的声音了。

  洗完澡后,赵之意便扑在床上,陷入熟睡中。

  再醒来的时候,外面已经是黄昏。

  金南市这几天的气温在二十度以上,白天的时候太阳高挂,像是提前进入了夏天,只有在傍晚,才能感觉到一点冬天的凉意。

  赵西洲今天也放假回来了,他今年春节比赵之意还忙,只得了两天的假期,一家四口聚在一起,在初一晚上才吃上一顿团圆饭。

  吃饱喝足,赵之意看到群里的消息才知道,纪录片《蓝色医学》今晚上线。

  赵之意不知道正常纪录片的制作速度,但《蓝色医学》刚结束拍摄没多久就开播了,这个速度肯定比正常的纪录片要快上许多。

  时间还差一点到八点,赵之意端了些零食到房间内,打开房间内的电视。

  金南市一院只是纪录片的拍摄点之一,纪录片一开始并没有金南市一院的镜头,而是市一院隔壁肿瘤医院。

  《蓝色医学》第一集 的主题是:天堂。

  纪录片一开始,是一个小女孩过生日的视频。

  纪录片的旁白道:“笑笑今年九岁,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中……”

  笑笑是个九岁的女孩,去年九月份因为不断高烧,到医院检查后确诊急性白血病住进了肿瘤医院血液科。

  儿童与癌症,最能触动人心。

  笑笑幸运的是,她和父母的干细胞配型成功,可以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但在移植造血干细胞之前,要进行全身放疗结合大剂量化疗,摧毁她体内原有骨髓组织,随后才能移植入新的造血干细胞。

  化疗的过程是非常痛苦的,因为化疗药会摧毁笑笑自身的免疫系统,为了防止出现感染,她住进了隔离病房。

  像是拍电影一样,笑笑的治疗过程虽然有波折,但最终康复出院,在医院门口,笑笑一家向镜头露出了笑容。

  另一个小朋友叫轩轩。


  轩轩比笑笑小,今年才刚满五岁,还没上小学。

  跟笑笑的情况不一样,轩轩患的是恶性程度很高的髓母细胞瘤。

  髓母细胞瘤的发病率在十万分之一,五年生存率低,术后生存率甚至不到一年。

  轩轩是两年前的夏天确诊了髓母细胞瘤,经过漫长的化疗、放疗后,赢得手术的机会,切掉了肿瘤。

  但手术之后不到半年,轩轩的病情复发,这一次他的病情进展很快,仅三个月就长到术前的大小。

  而且这一次化疗,轩轩的身体对化疗药出现了耐药性,化疗预期不理想,无法再次进行手术。

  拍纪录片的时候,轩轩的病情已经走向晚期,许多观众期待着轩轩能和笑笑一样幸运,能被成功治愈,然后出院,顺利上小学。

  但纪录片不是电影,病人命悬一线——医生努力救治——病人康复出院的套路不适用于这里。

  赵之意看到纪录片中放出来的资料就已经知道,轩轩熬不过这关。

  轩轩的身体越来越虚弱,肿瘤正在挤压他脑组织的正常生长空间,化疗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时候,也在杀死他体内的正常免疫细胞,他经常头痛、呕吐,持续发高烧。

  轩轩第二次化疗结束出院,不到一周,轩轩因为昏迷再次入院。

  经过抢救,轩轩从昏迷中醒来,然而他的生命也走向了尽头。

  “轩轩最多最多,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你们做好心理准备。”

  轩轩的主治医生尽了全力,然而这世界上有很多病是现代医学无法治愈的,轩轩的时间就要到了。

  轩轩的妈妈在医生办公室崩溃大哭,她觉得是因为她没有把轩轩照顾好,才会让不幸降临到她的孩子身上。

  “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生这种病的人是我!”

  纪录片没有添加煽情的音乐,只是用镜头默默记录着这个画面。

  轩轩妈妈哭完了之后,擦干眼泪,回到病房给轩轩念故事书。

  “从前有一个小朋友,他叫哪吒……”

  将轩轩哄睡后,她亲了亲轩轩的额头,她看着儿子的睡颜,眼泪又无声地落下来。

  她到医生办公室找到医生,问医生:“如果放弃化疗,不插管、不进行其他的会产生痛苦的抢救,轩轩还有多久时间?”

  轩轩的病情复发,到现在已经没有治愈的希望,任何治疗都只是拖时间罢了。

  轩轩妈妈舍不得儿子离开自己,但见到儿子因为药物的副作用吃不下饭、呕吐、每天都在发烧、对着她喊头疼,她心如刀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