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倪说话时过于激动,手里的牛奶杯险些洒出来。
段伏城握上她的手扶稳杯子,指腹轻轻揩掉她嘴角残留的奶渍,音色疏淡,语气坦诚:
“向杭生的每个想法,听起来都荒诞不经,但不得不承认他的天马行空,生来就是为艺术而活的,他会是最合适的艺术创造者。”
他没有用“最厉害”、“最完美”、“最好”来形容向杭生。
他是说他“最合适”。
最合适的艺术创造者。
不分黑白,没有好坏,他就是天生该吃这碗饭的人。
其实事关汤倪,段伏城与向杭生之间无疑是对立关系。
但成年人之间,情敌见面分外眼红倒大可不必,小肚鸡肠的敌视或是背后诋毁,段伏城做不出这样弱鸡格局的行为。
他爱惜有才人,他就是会大大方方地承认和夸赞向杭生的优秀。
而段伏城本身也足够优秀,喜欢公平竞争。
何况在他眼里,能够吸引同等优秀人的青睐和爱慕,这是汤倪独特的魅力所在。
“就像老板你一样?”
汤倪弯起嘴角,伸出指尖戳了戳他的胸口,调皮地接上话茬:
“生来就是为酒店事业而奉献终身。”
段伏城低笑起来。
屈指缓缓滑过汤倪挺翘的鼻唇线。他的动作幅度很小,皮肉贴触,指下尽是柔软腻滑的手感。
女人时而呼吸略重,喷洒在他指尖,蹿惹出电流般的奇妙蛰痛。
男人身骨修挺,在她眼前撑挑暗影。
女人腰线柔韧,在他身下勾挑曲弧。
一个清贵,一个纤灵。
优雅与盈弱,掌控与陷落。
落地窗上,交织倒映出他们当下靠近的一对清影,彼此容承。
段伏城微微欠身,半眯眼睑,视线由上而下地追逐着她的面容,黏连着落在她丰沛润亮的嘴唇上,喉结微滚,目光发烫。
他在开口之前停顿了一下。
然后弯腰在她耳边,薄唇翕动:
“现在不是了。”
这里有更美好更重要的事物,等待我去追寻。
————————————————
最近这段时间忙里偷闲,上班是干活,下班做功课。隔三差五带着阿策跟对门男人下馆子吃吃饭,日子过得倒也舒坦。
这让汤倪险些就想鸽了好闺蜜的园区Party。
念在是笛子早就在策划并期待已久的活动,今天下班后,她还是趁天黑前换了一身像样的衣服,赶到现场参加这场小盛会。
作为这条艺术商业街区的半个老板,汤倪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甩手掌柜。
相当的不熟悉地段。
从狭长拱道理缓慢驶入园区。
平日灰墙抹白的现代工业风拱顶,已经被弯弯绕绕的花藤和彩色暖灯缀满。
青盆吊兰叶垂长蔓延,曲曲缠缠地端平了气势,让拱顶的整体色彩不至于太过轻佻。
开出短隧后是一片豁然开朗。
露天广场中,泰坦十二神塑依照星宿方位自静陈列,形象状态风格迥别,给人以强烈的视感冲击。
汤倪之前就听张凯笛嚷嚷着,要出去淘点大物件回来。
今天这一见果然是费了不少功夫,和金钱吧。
参天巨屏把露场方圆半里都照得通透。
园区内所有美术工作室合作完成的宣传片循环播放在巨屏上。
说是合作,但每家风格和擅长领域都不同。
也就是各出其一,最终由官方出面,用高级点的PR技术融合在一起。
视频里,各大美术工作室百花齐放,而作为短篇压轴出场的「無生」就更厉害了——
没有任何设计,没有一丝色彩,甚至没有一张成图。
只是一些元素杂乱的草图,逻辑破碎的线稿,配合手风琴独奏的背景音乐拼接在一起。
但足够了。
懂的人已经懂了。
例如汤倪。
在看到镜头画面的那一刻就能明白,这些都是《遗失庄园》下半部的初版底稿。
此刻,神像们在千紫万红的光色启阖后,如沉水般遁入将息的白昼,融入单薄的草稿里。
诸神慈悲眼。
也更圣洁,也更无情。
这一幕,不禁让汤倪想起“哈卡大人”的经典台词:
“你得承认,我们都是在神明的指引里愈渐迷失。”
她曾不止一次地认为“哈卡大人”就是神。
哈卡是神吧?
现在她觉得,创作的人才更加神乎其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