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春潮_作者:路久瀛(70)

2024-12-07

  “今年家里收益好,存了点钱,就带着他去三院好的精神科瞧了下,也没指望能完全治好,我和他爸就盼着他能状态好点,学点自理的生活技能,我们以后走了,也比较放心”,本来是过节,陈姨原本无意,却不曾想,越聊越伤心。

  “肯定会好起来的,子承做这些,也是在盼着响响能过得更好”,姜逢不知要如何安慰,但想起陈子承此时在陈家人心中的份量,便只好将他搬了出来。

  闻言,陈姨也收了收先前悲悯的情绪,正准备继续缓和气氛,聊点别的,不曾想被陈响响打断。

  他突然放下手中的魔方,断断续续地将一句话说完:“才不是,承承才不喜欢做这些,承承最喜欢表演了”。

  陈姨并未将他的话往心里去,只是宠溺地摸了下自家儿子的头,嘴角含笑地说:“你这小子,倒是还惦记着以前看过的,子承演的电视剧”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姜逢正拿着茶杯的手停在了空中,她缓缓地放下茶杯,完全将陈响响当做正常人来询问:“响响为什么会觉得子承最喜欢表演呢?”

  陈响响拽了拽自己的衣角,用含糊不清的话回答,“承承小时候说过的,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做一名优秀的演员,他想当演员……”

  送走陈姨他们时,已经是傍晚六点。

  彼时,陈子承还未回来,姜逢只好坐在店内等他。

  这座南方小镇从不下雪,但冬夜的寒风冷冽,姜逢只穿了件单薄的毛衣,却感觉到一股即将涌出的热流,从她的心脏开始蔓延,撕扯着她的思绪,于是她独自站在店门口吹冷风。

  马路的对面,是家新开的湘菜馆,店内空间狭小,仅有两张可以容得下客人的餐桌,于是老板便在外头支棱起了几张桌子,来弥补不足。

  店铺开业时,陈子承曾带着她去吃过几次,口味正宗,老板说着一口流利的川西话。有次店内夜里没其他客人,姜逢过去吃夜宵,便和老板闲聊了起来。

  她有些好奇地问:“老板,你怎么突然想要跑这么远来开个馆子?”

  “因为前些年做生意欠了家里边许多债,父母债人情债钱债,都得还,人呢,走投无路的时候,就想找个没人认识自己的地方,重新开始,若是生活过得去,谁又肯轻易舍得自己珍贵的东西”,餐馆老板素来亲和,说这话时,中年男子稍显黝黑的面容下,嘴角自嘲上扬,故作轻松的语气,反而让姜逢难以忘怀。

  姜逢想到这,对面餐馆的老板,恰好应景地出来外头抽烟,他独自站在冷风中,抖了抖身子,嘴里呼之而出的烟雾逐渐消散后,露出了一张忧思的脸,惹得姜逢的心继续往下沉。

  后来,这个夜里,姜逢回公寓发了场高烧,陈子承给她用毛巾进行物理降温,又喂了药,折腾了一宿。

  第二天,姜逢退烧后,从梦里醒来,对守在自己床边的陈子承说的第一句话是:“子承,我想你该回去了”

  “一大早的,说什么胡话呢,我能回哪?”,陈子承脸都还没洗,便被气笑了。他担忧了一晚上。

  “回娱乐圈吧,你该回去当演员了”,姜逢一脸认真地回。

  时间又过了一年。

  彼时陈子承已经回归娱乐圈,陈艺替他接了一部关注抑郁症患者的宣传电影,让他以自揭伤疤的方式,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

  不过与以往走的光风霁月形象不同,这次他更像是一位从底层上来的平民演员,他演抑郁患者、演坏人、演聋哑人,一心扑在表演上,潜心创作,磨炼演技,近乎不接除了演艺工作以外的活动行程。

  当然,偶尔经纪人陈艺也会帮他接一些商务,但都是为家乡文旅做的宣传,并且这些成绩,也让他成为了关注抑郁症患者的宣传使者、全国唯一的一位明星代表。

  而姜逢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一位小有成就的斜杠商人,她开始从陈子承的未婚妻,变成女合伙人。在那些不用驻校上课的时间里,她花精力全力打造属于自己的文旅品牌,试图共同致富家乡。

  有天,陈子承结束了三个月的电影拍摄回到家里。

  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刚下飞机,便被一群记者围堵在了机场,想要采访他关于《回春潮》电影爆火的看法。

  有位记者凑到跟前来问:“都说这部电影是编剧听完您抑郁故事后,进行大幅度剧情改编的,那您当时为什么有信心重返娱乐圈?是不甘心的梦想驱使,还是因为您的太太?”

  陈子承原本不愿意回答这些,接连婉拒了几个采访。但这个记者的问题,确实问到了他心坎去。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路久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