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不疑下班的时候,在车上看了这篇文章,接着在个人朋友圈转载。
文章说的是作者在自家奶茶店里过暑假的事情,琐碎又平常。那个暑假很炎热,奶茶店是自家门脸,楼上住一家人,底下有个小铺子,以前卖杂货,最早的时候,附近人都在这里打电话,一分钟五毛钱,很挣钱。后来每家每户都有电话、有手机、电脑,科技发展的非常快。
改成奶茶店以后,生意也不怎么好,附近是老居民区,没有办公楼,白天没什么人,会有十几岁的初中生在店里一蹲一天,用碎屏手机给网恋对象发信息;有妇人拎着特价菜回家,接了小孩,小孩想喝奶茶,她说太贵了喝不起;还要一个很害羞的年轻女孩,长头发、帆布鞋,总在所有人都走了的时候,来和他买十分糖的焦糖奶茶。
在那个夏天,她买了四十五杯奶茶,合计五百零二块,每一次都是十分糖、少冰。
她下班总在晚上九点以后,最早也在七点,七点夕阳正好,她倒着走路,低头,自己踩着自己的影子。
她的公司很奇怪,只有三个人,一个还来了半个月就走了,剩下她和她的老板。
老板也是同龄人,看见他,会想起金庸写欧阳克是“双目斜飞、英气逼人,俨然是富贵王孙”。
只要下班晚,老板都会步行把她送到大路边去打车。因为每天都很晚,所以每天都送。
送走她以后,老板会回到“公司”里去,那是个旧楼里的一小间房子,朝着北,白天晒得像在烤乳猪,这种天气,墙壁烤热了,到晚上也不会很快降温,年轻老板没有自己的房子,白天黑夜都住在里面,白天会开空调,晚上省钱不开,也不知道他怎么睡得着。
第二天早上,孙大爷推着早点车出摊,这老板会花两块钱买包子,一个肉馅、一个豆沙馅,从来没见过他买五块的牛奶。吃这么少,他还跑步,围着老居民区那条河,在柳树下晨练的老太婆们都看他。
老太婆们不知道,他只是长的像富贵王孙,实际穷的丢人。
虽然很穷,但当老板的还是精明,他给唯一员工点奶茶,点最贵的,料加满,十分糖,就剩一个人,是应该笼络笼络。
夏天快结束了,他马上要去北方读研了,真期待新的生活啊。
也不知道,回来的时候,还能再见到他们吗。
贺不疑本人的转发,给文章带来了热度,阅读量突然涨了上去。
冯又又在贺不疑的朋友圈看到了这篇文章,她从躺着的姿势变成坐着,重新读了一遍。
已经是晚上十一点了,周遭很安静,她和贺不疑都洗了澡,穿着睡衣,一个刷短视频杀时间,另一个强迫猫陪他看文件。不合时宜的,冯又又非要去故地重游一下。
贺不疑打了个哈欠,说明天白天再去……吧,冯又又像变术法,穿上外套,拉链拉到下巴边上,瞬移到门口。
他:“”
他觉得这过程没有十秒。
“你快点的!”冯又又催他,“懒死你!”
贺不疑像树懒一样出门、开车,不用导航也知道要往哪儿开。
月亮越来越明亮,把屋宇照的分明。
旧楼立在那儿,外观还和三年前一样,三年本来就不是很长的时间。
不知是哪年的建筑时尚,外墙用白色小方块瓷砖来装饰,窗户是深深的蓝色,有两家公司在开着,挂了广告牌出来,广告牌是新的。
两人在马路边抬头看,都安静下来。
马路旁边就是孙大爷的家,他从晚上开始蒸包子,这样第二天可以很早出摊。
香气弥漫在夜色里。
贺不疑说让冯又又等等,他走到那家门口去,咚咚咚的敲门。
出来一个大妈,皱着脸说了几句,贺不疑也和她说话,过了会儿,他提了两个大肉包子回来。
新鲜出炉,软绵绵热乎乎。
他给冯又又:“他家的包子很好吃,皮薄馅大,一个就顶饱。”并不是他刻意省钱。
冯又又哈哈大笑。
贺不疑:“我说真的。”
冯又又:“嗯嗯嗯。”
贺不疑捏她脸,比包子还好捏。
两人走进巷子,这段路其实很短,只是上下班时心情都比较沉痛,才显得长了。
旧楼楼底下是个水泥坪,斜着停了辆破桑塔纳,桂花树倒是茂盛,让人想起下雪的时候,树上压满了积雪,沉甸甸的,冯又又拿一根棍子去打树枝,上面的雪会簌簌掉下来,压弯的树枝也会恢复原状,她玩的很高兴,贺不疑伸出手,他不用棍子,自己就能拉到树枝。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金西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