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满月圆杭柳梅_作者:夏日眠(117)

2024-12-07

  杭柳梅一直喜欢这个形象,在一众静谧庄严的佛菩萨之间,这些细节里的角色灵动有趣,充满想象力。司风降雨的风伯雨师、听法的天龙八部,甚至野牛野猪小老鼠,她都临摹过。

  正巧麦穗从另一边快步边走过来边说:“妈,哎?你们已经认识了?我还打算给你个惊喜呢!那我介绍一下吧,这位是东京艺术大学的桥本美子教授,她一直都很喜爱敦煌艺术,你的画被捐赠到了她们大学的美术馆,她一直想拜访您本人。正好这次展览她也要来参加,所以我力劝你过来,让你们俩见上一面。”

  说完麦穗笑着看了桥本教授一眼,放慢了语速告诉杭柳梅,她这次来还有很重要的事情,一会吃饭的时候坐下慢慢聊。

  “让我去日本?”杭柳梅听翻译说完这句话,在晚间的宴席上惊讶地重复了一遍。

  在刚才的饭桌上桥本教授先和杭柳梅问起她去敦煌的起因和生活,杭柳梅就从自己志愿报名讲到在敦煌结婚生子。桥本美子又问杭柳梅的创作,从莫高窟到榆林窟,大大小小单人的多人的临摹项目杭柳梅都参加过,说起这个她更是如数家珍。

  桥本美子听得两眼发亮,终于忍不住道明来意,她想邀请杭柳梅去做访问学者。这不是临时起意,她这趟就是专程为了杭柳梅,没想到两人在画展上偶遇,想必这就是中国常说的缘分。

  这个消息太突然,杭柳梅一下子有些不敢相信。她又默默说了一遍,想要邀请我去日本。

  当年确实有过好几次外出访问的机会,杭柳梅也早就想到英国、法国、美国、俄罗斯去看那些被带到海外的壁画绢画和经书,去日本的机会她曾经也有过。

  九十年代初的时候敦煌文物研究所就已经更名为敦煌研究院。当时的院长找杭柳梅谈话,院里又有了去日本访问的名额,他想让当时已经是艺术研究部肱骨的杭柳梅去。

  杭柳梅的第一反应自然是想去,可她下一秒就打消了念头。她正带领年轻人临摹 220 窟《阿弥陀经变》。“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讲经说法,他们的身旁围绕各路圣众眷属,经幢祥云密布。这可是莫高窟中最早出现也是场面最宏大的净土变,古贺守当年一到莫高窟也是为这幅壁画所惊艳。

  杭柳梅不敢有丝毫懈怠。当时龚老师已经前往香港,不少前辈陆续退休,研究院急需培养出一批能肩负起工作的新人。如果她这个时候走了,临摹工作一定会停滞。更重要的是,年轻人的心也会随着导师的来来去去躁动不安,静不下心就不可能画好。

  儿子姜云逸也马上就要高考了,就算他不是个学习的料,高考还是得重视一下。早几年已经放他出去吃了苦,儿子的人生大事她再不在,即便儿子不责怪她,她心里也会更加愧对儿子。

  杭柳梅把这件事告诉了老姜,老姜大力支持她去日本,杭柳梅本人却毅然决然地拒绝了。

  没想到这个机会兜兜转转又找上了她,这一次杭柳梅没有理由拒绝。

第四十九章 旧照

  桥本教授说才见第一面就提出这个邀请确实有些突然,杭老师可以慢慢考虑,访学的时间也还没定,将来另有流程,但只要杭老师愿意去,她一定会安排好后续的事项。

  餐桌中央放着一盆睡莲,服务员端上刺身拼盘,干冰流了一桌的雾气,杭柳梅如同置身瑶池,晕晕乎乎地差点端起红酒和桥本碰杯,幸好其他人齐齐“哎——”了一声把她喊回来,这才以茶代酒一饮而尽。

  送走桥本,众人比杭柳梅还激动,他们围着她问她什么打算。

  “我?”杭柳梅已经有些累了:“只要我这副身子骨还能动,我就带着他爸的遗愿一起去一趟!反正你们都放心吧,这次绝不可能再给它推掉,再说都这会儿了,还能有什么事。过两天我就答复桥本教授,咱们呐先矜持一下。”

  第二天麦爸邀请麦穗出去吃饭。

  “妈,你们不一起吗?”麦穗看另外三个人自觉地和他们俩分开站着,问杭柳梅。

  杭柳梅头摇得拨浪鼓似的:“我们来之前都约好了人,今天要去见老朋友呢,这次先婉拒你们,咱们下次一起。”

  麦穗又转去问儿子:“小麦,你也不和爸爸妈妈走?”

  麦爸站在她身后一动不动,力气全攒在瞳孔上给儿子使眼色——不要跟来。

  小麦便也识相地摇头:“我想和奶奶去走走。”

  麦穗转过身盯了麦爸一眼说,就咱们俩,那走吧。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夏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