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鹤摩挲着那张带着淡淡香气的名片,和纸质名片不同,陶希的名片厚实,很像布料的质感。如果说陶希给人的第一眼是惊艳,那么现在李鹤就觉得她还很聪明,如果陶希说请她吃饭,那她可能下意识就会拒绝,可对方说有事想要自己帮忙,李鹤就很想听听她的诉求。
“那我就打扰了。”
“不打扰的。”陶希笑着道,“家里也没准备什么。”
“姐,家里还有火锅底料吗?”
和显得拘谨的李鹤不同,安闲脑子里已经把陶希家冰箱可能有的食物想了一圈。
灿灿出生前,安闲和陶希非常热衷探店,甚至还想学探店博主拍美食视频;有灿灿后,两人先是点外卖然后开始学着加工半成品,家里的冰箱才逐渐摆脱饮料柜的角色,发挥保鲜冷冻食材的作用。
没办法,带人类幼崽一起出门,是这个世界上最麻烦的事。
陶希和安闲之前还不信邪尝试过一次,等她们收拾半天,带着婴儿车和一大包孩子用品,发现再高档的商场也没有家里方便,带的东西再多都会缺需要的那一件,孩子太小了到了陌生的环境不适应还可能哭闹,作为家长根本就无心享受美食。安闲对此的评价是:她宁愿自己做,也不想带着幼崽出门吃饭。
陶希饭量小,饮食又清淡;和文丽丽吃饭都是工作日,选的都是出餐快的餐厅,安闲有一阵没吃火锅了,加上今天天气冷,非常怀念,“姐,吃完我收拾成吗?我想吃火锅。”
“那你点外卖吧,只能吃番茄的。”
“知道知道。”
灿灿小朋友有点过敏性鼻炎,闻见刺激性味道会不停打喷嚏流眼泪,一直都没有好转。
安闲得了陶希许可,立即打开外卖软件点上海底捞,每勾一样食物都询问李鹤意见,陶希已经习惯安闲对于食物的热爱,倒是李鹤没想到,安闲居然有这么松快的一面。她还以为像安闲这样的高管,下班后就像电视剧里的女精英,会读书学习去健身房锻炼,吃的也是很健康的沙拉奶酪三文鱼鱼子酱什么的呢。
“妈妈!”
陶希输入密码开门,就看到女儿扑向自己。自从升级当妈,陶希既希望孩子快快长大不要总找妈妈,又在孩子扑到怀里的一瞬间期待这一刻可以再慢些,希望孩子永远会因为见到妈妈而快乐。
安闲把大衣脱下,又洗了手才去抱灿灿,灿灿叫了小姨,见两人身后的李鹤,眼睛眨呀眨,没等大人介绍,主动摇着小手和对方打招呼:“姐姐好。”
“你得叫阿姨呀。”安闲轻轻捏了捏她粉嘟嘟的小脸,“她和我一样大,你不能叫我小姨,叫她姐姐,辈分错啦。”
灿灿不理解什么是辈分,小小的脑袋满是疑惑,探头看向妈妈:对方比自己高,还是长头发,是姐姐没错呀。
“不好意思,我女儿还不太会认人。”
因为要照顾女儿,陶希需要见设计师或者希呈的员工时,喜欢把人约到家里,家里的大客厅简约开阔,完美履行客厅职能。这些人不管多大年龄都喜欢让灿灿叫姐姐或者哥哥,导致灿灿不能区分开叔叔阿姨和哥哥姐姐。
海底捞送餐速度很快,安闲以周五赶工下班的速度倒上番茄锅底,摆好肉菜。她熟门熟路拿出陶希家里那些漂亮的水晶杯,倒上吃火锅必配的快乐水,咕咚喝了一大口,让所有的烦恼随着一声响亮的嗝排出体外。
她吃饭前的仪式感是向各路神仙祷告,于是率先举杯,许下朴实的愿望:“希望我们都暴富。”
李鹤补充:“身体健康。”
陶希碰杯:“永远自由。”
坐在儿童椅的灿灿有样学样举起自己的小杯子,里面是陶希拿水兑开的果泥,她还不知道愿望是什么,想到的第一个词是:“妈妈!”
安闲觉得今天特别累,但又在吃火锅时清空了疲惫,精神一直保持兴奋感,直到把李鹤送上车才肯洗漱睡觉。于是第二天一早,陶希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差点动用武力,才堪堪把人叫醒。
“快醒醒,你要上班了。”
“不是昨天刚上过嘛……怎么又要上。”
陶希把做好的三明治香蕉和一罐安佳儿童奶装到袋子里,和安闲电脑包放到一起,从衣柜里拿了一件自己的羽绒服挂在玄关,再给安闲叫好车,“再不起床真要迟到啦。”
安闲真想把脑袋埋进枕头里,可惜时间不按照她的想法暂停,她迷迷糊糊摸过手机,微信里弹出一条好友添加消息。安闲皱眉点开,希望对方最好识相点,不要一大早就跟她提工作。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秋池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