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爹的一看在首都做点小生意的外地人。
女儿穿着件红色毛衣,看起来挺聪明文静的,杨老师问唐宝儿,“你几岁了?在老家的时候上几年级?”
“杨老师,我今年已经八岁了,在老家小学的时候上四年级。”
“八岁,八岁不是应该是上三年级吗?”杨老师嘀咕了一句,对她能正确称呼自己的行为也没太惊讶,“你平时上学都跟得上吗?”
“跟得上,而且我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我知道我们老家的教育水平比首都的会落后许多,但我保证只要让我入学,一定让自己的成绩维持在中上游的水平。”
“你能拿下你们省这个小学生竞赛的第一名,看得出来确实是有些天资的,这样,我给你拿一套试题,你当场做出来,我看看你的水平够不够得上入学的水平。”
唐宝儿心里有一点忐忑,但还是点了点头,“好。”
于是杨老师就找来了一套卷子,让她到旁边的位置上坐着去写,唐宝儿接过一看,才发现是五年级的卷子,唐实看到的时候心都凉了半截,农村小学的教育水平本来就比不上首都,他闺女四年级才上了一个学期,现在竟然要做五年级的卷子。
唐实为了不打扰她就到旁边去等着了,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感觉手心都不断在往外冒汗。
“杨老师,我写完了。”角落里响起唐宝儿清澈稚嫩的声音。
唐宝儿交卷的时候,唐实都愣了一下,这才过去了四十分钟就写完了?
杨老师现场批改了起来,唐宝儿自己心里也没底,她参加数学竞赛的时候,胡老师给她们讲过一些五年级的知识点,还有一些基础通用的应用题,所以她对五年级的数学知识也有一点接触,但语文她是只能全凭自己的理解去写了。
感觉到有人拍了拍自己的肩膀,唐宝儿看着面露担忧的爹,扯开嘴角朝他笑了笑。
唐实一颗心悬着,笑不出来。
父女俩就站在那杨老师的跟前,看起来像两个人型木偶似的一动不动。
唐宝儿写完两张卷子花了四十分钟,杨老师光是改完就花了半个小时,他放下红笔,看向唐宝儿,“唐宝儿同学,恭喜你成功通过了翰墨小学的入学考试,你可以回去准备准备,下周一就能到学校上课了,但我要提前跟你说,哪怕你从翰墨小学毕业了,后面的升学问题还是只能你们自己解决,我写个条子,你等会去总务处把学费和学杂费交了。”
唐实听到这句话,一颗心终于落到了实处,如获珍宝的接过那纸条,父女俩自然是千道万谢。
……
姚秋月从小厨房端着一盘清炒豆芽和一盘糖醋排骨从小厨房出来,就看见她闺女唐宝儿跟霜打了的茄子似的坐在门口半天,一动也不动,手里握着笔在纸上都写成鬼画符了。
姚秋月进小厨房后用手肘撞了撞唐实,“咱宝儿这是怎么了?”
“这丫头心疼学费呢,你没看见她交费时的样子,拦着我不让我交费,说要回绿水村读小学。”私立小学的学费一个学期就是五百元,加上学杂费23块钱,一共交了523元,这笔钱对于时下的不少家庭来说都是一笔无法负担的巨大开销。
“那你交费了没?”
“当然交了,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入学机会,咱们宝儿终于能在首都的小学就读了,我怎么可能不交。”
“宝儿,吃饭了。”姚秋月叫了孩子一声,门口已经挂上了休息中的牌子,今天不会有客人到他们的小饭馆吃饭了。
“噢。”唐宝儿应了声,把本子和笔都收了起来,帮忙摆筷子和碗。
唐宝儿心里很沉重,她夹了一筷子豆芽,她已经算过了,小饭馆刚刚开始起步经营,这几天的经营收入只能说是覆盖了这几天的支出,根本没赚到钱。
他们家原本还剩下893.2,买了一辆手推木板车花了三十元,又刨去今天付的学费和学杂费,还剩下340.2元。
说不定上学之后还需要其他开销,而且每个学期都需要付那么多学费,她万一到时候小学毕业了也只能上私立初中,那样学费就更贵了。
唐宝儿平时最喜欢吃肉了,但她现在只想吃素,她要少吃点给家里省钱。
“好好吃饭。”姚秋月给她碗里夹了一筷子糖醋排骨。
“没事的宝儿,等再过两三年娘毕业分配工作了,到时候你就能上公立学校了。不管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我们一家人在一起,这是最重要的。”姚秋月摸了摸孩子的头发。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林芷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