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宝的七零小日子_作者:林芷筠(14)

2025-01-16 评论

  从国营食堂出来,他们转了转,去了公社里的供销社。

  这个供销社是两间青砖砌的瓦房,门口挂着一块木牌,上边用绿墨水写着“芦花溪供销社”的几个大字,里面还挺大的,有各种日用品、吃食、还有文具以及布料,平日里村民们需要买个盐和酱油醋,火柴蜡烛,一般都是到这里来买。

  临近开学,售货员对这样的一家三口早已见怪不怪,分别指了指两个不同等级的料子,“这个好一点的料子六角钱一尺,还需要3尺的粮票,这是次一点的料子四角钱一尺,1尺粮票。”

  姚秋月分别看了下两种料子,便宜的是普通的棉质布料,一共有黄红蓝三个色,贵的是化纤布料,也叫“的确良”,颜色要更鲜亮多样些。

  一共有三款颜色:粉红、豆绿和浅灰。她听说现在城里就流行这种料子做衣裳,穿起来又薄又耐穿,不用烫,不褪色,容易洗,干得快,不走样。

  姚秋月犯了难,要是挑贵的料子她手上的粮票不够,要是挑便宜的还能有些富余。

  她就这么一个闺女,自然想给她买好的。

  “娘,咱们买便宜的。”唐宝儿拉着姚秋月的胳膊往料子前走,不愿意让母亲为难,“挑一块这个料子吧,我喜欢棉布,穿起来又透气又舒服。”

  队里每年按人头,一个人就能分上五六尺的布票,要是买的确良的衣料,那得用掉他们一家三口一整年的布票了。

  万一到了冬天,想要再添置件棉衣添置双袜子,那就只能捉襟见肘了。

  唐实对于布料没啥想法,听到唐宝儿想要棉布料,便拿起一块在她身上比划了一下,“咱们闺女皮肤白,穿啥颜色都好看!”

  “以后上了小学,咱闺女肯定是班级里最漂亮的那个。”

  唐实说的是实话,他就没见过绿水村有哪个孩子比他们家闺女还漂亮的。

  唐宝儿鼓着气,“爹,你就是看我看顺眼了,才觉得我好看。”

  “谁说的!”

  父女俩插诨打科。

  供销社里供应的棉布都是那种老式机器织出来的土棉布,跟旁边的的确良比起来显得皱巴巴的,姚秋月开口,“要不咱们先扯上两尺的确良的料子,你外婆那里应当还有些剩余的布票……”

  “娘,外婆家里还有好几个表哥呢,他们也要开学了。”

  姚秋月感念她的懂事,心里也有些埋怨自己的无能为力,摸了摸她的脑袋道,“那你自己挑一块喜欢的料子吧。”

  唐宝儿便挑了块黄色的,黄色不像蓝色那样沉静,也不像红色那样张扬,却透着一股朝气蓬勃的鲜活气息。

  姚秋月便要了6尺的黄色料子,那售货员用布尺量了,沉重的大剪刀一刀裁过去,正好6尺,不多不少。

  买完了布,姚秋月还让售货员称了一点水果糖,难得出来一趟,不给家里孩子带点零嘴说不过去。

  水果糖的滋味在嘴里蔓延,甜滋滋的带着水果的清香,真好吃,唐宝儿幸福地眯了眯眼睛。

  姚秋月知道孩子吃多了糖对牙齿不好,因此也控制着宝儿吃糖,不许一次吃太多,但家里也没几次能吃糖的机会就是了。

  临近中午的时候,已经办妥了所有的事情,唐实便像来的时候那样蹬着自行车,载着媳妇和闺女回家了。

  

第7章 南瓜粉蒸肉

  夏季是南瓜的丰收季,唐家的自留地菜园子里种得最多的就是南瓜,黄澄澄的南瓜浑身是宝,富含多种维生素和胡萝卜素,可以补充能量,对肠道,眼睛皮肤都有很大的好处。

  而且南瓜也很好吃,香甜软糯的,能用来蒸着吃,炒着吃,还能用来做南瓜饼,而且南瓜还耐储存,放到冬天,北方在外面呼啸的吹,在屋子里喝上一碗烧得热乎乎的老南瓜汤,别提有多惬意了。

  除了南瓜外,南瓜籽也能吃,加上盐巴用大铁锅炒得酥酥脆脆的,用来当做打发时间的零嘴,上嘴唇下嘴唇那么一嗑,饱满醇香的南瓜仁就出来了。

  南瓜藤蔓和南瓜花都能吃,用猪油和蒜米那么一炒,清脆爽口,这就是一盘备受欢迎的粥菜了。

  但天天吃南瓜,多了也会腻,这天轮到姚秋月做饭,她看着眼前的南瓜,想着家里也有段日子没吃肉了,大人小孩估计都馋得厉害。

  她问了嘴在院子里玩的几个娃娃,“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吃南瓜粉蒸肉?”

  这年头谁能不想吃肉?孩子们异口同声,“想。”

  姚秋月便在征得婆婆的同意后,拿了六毛钱到村口的猪肉摊割了一斤的五花肉。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林芷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