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酒店吃早餐。
“宁宁,一会儿吃完饭,找个银行,去取点钱。”
“取钱干嘛?”
“给桑辰转五千,再取点咱们自己用。”
“爸,不用了,我昨天给辰辰转了三千。”
“去取点,不能让你花钱。”
“爸,就别和我见外了。”
“那等回去了,再给你。”
昨天知道弟弟有约了,桑宁就和弟弟聊了几句,桑辰告诉她谈恋爱了,高中同学,放假去找女生。
然后桑宁就直接给转了三千块钱,还说以后每个月再多给他五百。
对于给弟弟的钱,桑宁给的心甘情愿,也很高兴和乐意。
桑辰不收,最后还是在桑宁的坚持下,才收了。还说算他借的,等他毕业工作了,连本带息还给她。
在这个家虽然妈妈有点偏心弟弟,但是对女儿也不差。只是相对于弟弟而言,有点重男轻女。
虽然妈妈偏心弟弟,但是这个弟弟却没有恃宠而骄。按理,自己应该和妹妹关系更亲近一些,但是相反,自己觉得关系比较亲近的人是弟弟。
她和妹妹桑雨从小到大,性格完全相反,她是属于比较内向的性格,妹妹桑雨比较外向,亲戚们也喜欢妹妹多一些。
两人相差一岁,妹妹的学习成绩也比她好。她是中等生,妹妹是尖子生。所以从小到大,妹妹在她面前有一种优越感,也很少叫她姐姐。
考上好大学后,优越感更强,更得意了。她有时说点什么,好像在人家眼里就是你有什么资格来说我的感觉。
后来她就不说了,人家长大了,也不需要她操心了。
虽然心与心的距离比较远,但是毕竟是亲姐妹,所以上大学的时候,她做家教挣的钱,偶尔也会给妹妹发个红包,让她偶尔小小奢侈一把。家里给的生活费只够平时的生活和日常开销。
她上大学第一年还问家里要生活费,第二年她就开始自己挣钱了,挣的钱完全够自己的生活费了。她说不要家里给钱了,但是爸爸还是坚持说要给她一些。
她上大学的生活费,不是每个月爸爸给打一次,而是开学前一次性全存到卡里。
她2013年上的大学,还不流行微信转账呢,智能手机和微信也是刚刚流行起来。
她的第一部 触屏手机还是高考完,自己在火锅店打了两个月工,挣了3000块钱,花1500块钱买了一部手机,剩下的钱买了皮箱,衣服,还有一些日常用品。
上了大二后,她的古文老师找到她,让她给她孙女补补课,孙女要中考了,让她给补习语文。
她就去给补习了,补习时间是周末两天,每天两小时,不是让她白补,给钱。
补了两个月后,女孩同班的好朋友也要补习。每个周末每天她跑两个地方,一个上午,一个下午,她一个月可以挣640块钱,够她一个月的吃饭钱了。
给老师孙女补习后,她觉得自己还行,就去了辅导机构又找了一份工作,周一到周五,每天晚上六点到八点,辅导初中生写作业,一个月800块钱。
两份工作加起来一千多块钱,完全够她一个月的生活了,还有富余。
老板看她干的不错,暑假寒假还让她干全职,上阅读和写作课。
上大学那几年,寒假过年不开课她还可以回家待十天左右,暑假就回不了家。放假两个月,两期学生。
她的大学时光忙碌而又充实,完成了学业,挣了钱,还考了工作。
大学毕业的时候,辅导机构的老板想让她毕业了就去她机构工作,她说她要考工作,老板夸她有远见。
她不管是做家教,还是代课,都干的特别好,孩子们的成绩大多数都有很大的提升,所以她还有点小小的名气。
毕业的时候,古文老师还说她完全可以自己开个班,她说不了,她要回家考工作,老师说她的想法很好,女孩子有个稳定的工作挺好的,说她活的通透,不扭捏,不纠结。
毕业的时候,她存款三万,所以她有底气回家不工作,一心一意备考,没想到很顺利的就考上了。
当她有的同学还在面试找工作的时候,她在家等通知,看什么时候上班了。
她去城里看张贴的录取名单,自己考上了,她拍了照片,发到群里,妹妹说了句恭喜。弟弟直接给她发了一个3000块钱的大红包。
她毕业,弟弟考大学,高考结束后,弟弟就和同学去了省里的电子厂打工。
她记得那时弟弟工作两个月了,3000块钱是他刚发的一个月的工资,说让她把钱收了,自己给自己去选个礼物,祝贺她考上工作,她没收。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橘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