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为止早就在一边不耐烦了,他把话筒抢过去,一本正经地说:“你希望我们取得几块?”
王弘:?
他反应倒也快,不过就迟疑了几秒钟,就组织好了场面话。
“我当然是希望越多越好喽,我也是咱们短道速滑队的忠实粉丝呢,肯定是盼望咱们国家队这次能取得好成绩呢。”
江为止点点头,道:“那就借你吉言了。”
轻轻松松就把话题抛回去。
陈教练不容王弘再插嘴,见好就收,马上收尾陈词:“谢谢大家的关心,我们的运动员需要休整,就先去办理入住了。谢谢大家!”
一行人很快离开,采访区的记者们纷纷整理着刚才短暂的素材。
冬奥会是盛事,各家媒体都派来了工作人员。咕咕的记者正跟同事八卦:“那王弘拽啥呢?”
早就看这个王弘不爽了,这几天采访就王弘喜欢占时长,一副要故意钓热点的样子。
咕咕的这个记者是个冰迷,虽然入行时间不久,却是真心喜欢运动的,自然看不惯王弘。
“他就这样,之前想跟花滑的组,但是连规则都弄不明白,闹笑话被踢出来了。他好像又特会钻营,后来就来短道了。”
“闹什么笑话啦?”咕咕的这个解说是个新人,刚入圈,还不太知道这些古早八卦,瞬间就来精神了。
“术语都念不明白,你说这是不是大笑话。”老同事摇摇头,不屑道,“天天就知道美女美女的,女运动员要是留个短头发,他就背后点评没有女人味,这种人就不该沾运动的边儿。真够恶心的。”
几个人小声聊着,而话题的中心王弘记者却已经回到了位置,打开电脑,快速地敲打键盘,好像在写着什么。
第55章 英雄主义
罗曼罗兰讲过,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本质之后,仍然热爱生活。
而季锋觉得, 对于运动员而言,所谓的英雄主义, 是在无数次挫败之后仍然能相信自己的潜力。
她在站上冬奥会的冰场的时候, 忽然就想起来了青年赛时的自己。
那个时候季锋还是顶着天才少女旗号出道的运动员。
她对于自己的潜力有着充分的自信。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全运会的时候,季锋以破风的姿态拿下了第一名, 然后很轻松地收掉了 1500 米和 1000 米的金牌, 当时的孟橙已经不参加这种级别的比赛了, 不过她还是前来观赛。
也就是那个时候,孟橙向老陈教练提出了建议,主张立刻把季锋从 J 省队提升至国家队。
所有人都认为, 在孟橙的职业生涯晚期, 颓势之时出现的季锋,无疑是上天赐给国家队的第二个紫薇星。
她们同样出生于贫寒家庭, 同样沉默寡言、不善言辞。
同样地在长距离赛道上孤独地滑行。
无论是民众还是冰协,都期待着那个场面——平顺地新老过渡, 孟橙在k 城冬奥会拿下奖牌, 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道别和句点。
如果孟橙的状态良好,那么就由季锋做辅助。
如果孟橙状态不佳, 她也甘愿为季锋打配合。
人们热烈地期待着两面红旗在长距离的冰场上展开。
就连季锋,自己也期待过的。
她们的战术,如何协同作战, 这些早已在素日的训练中淬炼了无数次。那种难以言明的默契, 不必宣之于口的眼神和手势。
但是,一切都不如大家所想。
季锋在青训中的天赋, 随着她升格后渐渐消失殆尽。腰伤比她预想地来得更早,被邻国队员恶意撞击后,季锋开始了漫长的恢复期。
队医告诉她,应该减少训练时间、多作康复训练。
她的成绩渐渐暗淡。
人们渐渐不再乐于谈论季锋。
1 台制作了一档短道速滑纪录片,名字叫做《未来》,录制的主角都是十几岁的小孩子,青训营的苗子。
那里有崭新的天才少年和少女。
季锋很快就被遗忘了。
而现在,她站在k 城冬奥会的冰场上。
站在她身边的,不是预料之中的孟橙——和季锋一样,她的运动生涯也并非大家所期待的那么完美。
在冬奥的前一年,夏训时的孟橙终于还是引发了旧疾。她的运动能力飞速流逝,以至于不得不提前退役。
人们期待的新老携手拿下奖牌的场景终于没有成真。
而现在,季锋扶了扶自己的头盔。
一号的小红帽头盔正戴在朴具里的头上。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九杯青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