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喇叭火速地坐下,一堆年轻女孩挤在投影幕布前,榻榻米上散落着薯片等零食。
后面还煞有其事地做了个易拉宝【S市短道速滑后援会3群】。
3群大部分是正在读书的学生,没有办法亲赴现场。
但她们还是租了个民宿,凑在一起看比赛。
“咦,刚才镜头扫过去的是不是朴具里啊?”
小喇叭嚼着珍珠,有点不敢认。
“应该是吧!我看着也像。”
“咦,她不滑混接吗?”
“不知道啊!话说这也是个收银员了……又拿了个银牌……”
“好了好了,别说了,江江和季锋姐姐都进场了!”
*
朴具里看着季锋被簇拥着入场。
真好。
只是我又失去了一次和你同台竞技的机会啊。
“你体力还行吗?季蝉联。”
季锋自从蝉联了奥运金,她的外号就从季金牌变成了季蝉联。
季锋没搭理他,检查着自己的冰刀,戴好了头盔。
江为止已经习惯了,他扶正了季锋的头盔,端详了一下,表示很满意。
“好,现在运动员已经都入场完毕了。镜头给到季锋,她向我们招手打招呼示意。
在她身边的是我国运动员江为止,他现在正在……呃,正在帮季锋整理头盔。”
姜晓婷点到为止地八卦了一下。
“两个运动员的关系真的是非常好呢,嘿嘿~”
“哟哟哟~~~”小喇叭一副吃了柠檬的样子。和自己的伙伴笑成一团。
“关系很好捏!”
“很、好、捏~”
“好了,别闹了,快看!”
“再说最后一句,你们看叶子姐是不是又变美了!”
叶又绿打第一棒已经成为了惯例。
她的起跑爆发力强悍得无与伦比,每次起码保底来一个五抢二。
有时候出了第一弯道就能抢到第一个道次。
她伸手,笑意盈盈地和观众致意。
叶又绿已经俨然是中国短道速滑女子领军人物,即便被王弘等自媒体写成了恃美行凶,也丝毫不会动摇她的地位。
虽然她在这一届的五百米赛场上已经不具备绝对的统治力,但还是拼到了一块铜牌。
作为老将,站在最需要爆发力的短距离赛场上,她虽然体能下降、反应力没有从前敏锐,但是,周七河安排停赛了一年,为她设计了技改。
是的,在职业生涯的末尾,叶又绿作为一个已经取得成功的运动员,她开始了技改。
接受技改这个决定只花了五分钟。
但是付出的代价可想而知,但是叶又绿在27岁仍然选择了技改。
“我们来看一下叶又绿即将为大家呈现的技改效果吧!”
姜晓婷翻阅着最近的混接成绩,抓紧时间给大家介绍着:“看起来,今天周七河是启用了一套非常少见的阵容啊。
其实近两年,我们国家队经常派出的混接阵容有两套,都是用小将打主力的。
由于叶又绿技改,季锋低谷,原本的女接队友池圆圆在上一年最终因为严重的伤病选择退役。
男队那边,由于陈业昂的休赛,他的竞技状态受到了很大影响,复出之后也没有拿出足够的成绩。
所以上个周期的混接阵容,已经很久不出赛了。”
“叶又绿、季锋、江为止三个老将,搭配了一个初出茅庐的林源,这是一套很旧中带新的阵容,很少见。”
“林源谁啊?”小喇叭不太记得这个人。
倒是一个新入坑的粉丝,记忆犹新,道:“是之前世界杯补位齐择的那个人吧。”
前段时间世界杯德累斯顿分站赛,齐择因为伤病退赛,最后临时上阵了一个叫林源的新选手,才十七岁。
初出茅庐,并不算特别亮眼的成绩。
所以不被人记得也无怪乎。
而林源却一脸淡定。
“阿源紧张吗?”
上场之前,齐择这么问他。
林源摇摇头:“有啥好紧张的?”
“儿子你高兴吗?”
妈妈也这样问他。
毕竟新出战就得到这么好的机会,多少人都羡慕不来。
林源也摇摇头:“没啥高兴的,也没有不高兴。”
他天生情绪缺乏,这也许是个好事。
比如现在,他在赛场上,满脸坦然,一丁点紧张都没有。
——可是他刚因为肢体碰撞而被迫降速,不幸从第一名掉到了第四位……
没事没事,不慌不慌,挺好挺好。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九杯青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