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锋过江·短道速滑_作者:九杯青柑(3)

2025-02-28 评论

  短道速滑基地渐渐热闹起来。

  季锋拎着采购的日用品沿着小路回宿舍。迎面走过来一群短道速滑队的队员,有一队也有二队,男男女女,好不热闹。

  江为止冲她挥挥手。

  “季锋。”江为止笑,“我……”

  他话未说完,季锋就冷淡淡地摇摇头:“你们吃好喝好,我就不去了。”

  一旁的队员都笑作一团。这样的场景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

  江为止喜欢热闹,常常请人吃饭,不论亲疏。不过每次邀季锋去的时候,季锋总是直接拒绝。

  江为止算是队里最撒钱的人,他手里永远存不住钱,拿了工资就要请客吃饭。

  因为脾气柔和,待人亲切,在队里已是逼近核心的人物。又因为成绩优异,长相清俊,在这个不算出名的冬奥项目里人气不错。

  而和他几乎同期进国家队的季锋,虽然是女孩,却人如其名,锋利而冷漠。

  季锋的生活单调,除了训练就是窝在宿舍看比赛复盘。

  而体育运动员往往从十几岁就在一起训练,和队友在一起的日子几乎占据了一整年的95%。他们往往和父母只见几面,而和队友朝夕相处,这样的感情可想而知,不分男女,同吃同住,一起拉练,一起上高原训练,一起惹祸,一起挨领队的骂。

  整个队像一杯水,江为止像一片泡腾片,能瞬间引爆沸腾。而季锋就像水里的一滴油,永远融不进去。

  江为止曾经抱臂靠墙观察了半个钟头的季锋,而正在看比赛复盘的季锋竟然始终未能察觉。

  从此他将季锋奉若神明:“别看季锋小姑娘,那背影看着像一座岿然不动的大山呢。”

  这话夸得阴阳怪气,季锋连个白眼都懒得给他。

  入队那年季锋十四岁,而江为止十五岁。他们就这样泾渭分明地渡过了整整三年,季锋独来独往,成绩稳步上升,而江为止路线聪明,偶有亮点,被教练叹为“比赛型选手”,他的编制被一再调整,经常因为晚归而被通报批评,惹了大祸就踢出1队,一到选拔赛他就如有神助,挂在入选名单末端,和一位的季锋各占山头。

  不过有的人,注定会相遇,也终将不止于相识。

  他们关系改变的契机很快就来了。

第2章 孟橙

  短道速滑队夏训又选在了地处高原的昆明,两周一次的登山限时40min训练又开始了。

  季锋塞着耳机顺着公路跑在前面。

  第一阶队的队员有前辈,也有季锋这样的后辈。

  季锋仅仅地跟着她的偶像孟橙。孟橙是三朝元老了,第一届奥运会她得了500米亚军,第二届奥运会巅峰回归,拿了三枚奖牌,第三届却因为失误摔倒和路线的缺陷颗粒无收。但是她仍然不愿意退役。

  或许每个运动员都在追求着一个完美的职业生涯句号。而孟橙本应画上圆满句号的d城冬奥会败北,令她不得不坚持下去。她渴望在p城冬奥会拿到奖牌,然后顺利退役。而这实在是太难了。

  孟橙在前面气喘吁吁地跑着。

  一头黑发修的极短,贴着头皮,一点也不像个秀气的姑娘。虽然短道速滑队的女生多留了短发,但是都保持着刘海和基本的造型,基本都微微盖住了耳朵的轮廓——这是花季少女们对自己性别的最后坚持。

  大家闲下来的时候也会讨论染个什么颜色的头发,或者什么样子的刘海更修饰脸型和大额头。但孟橙不是。

  孟橙直接去理发店,要求推平自己的黑发。然后全身心地投入训练。

  季锋很敬佩她。

  不仅是因为她为中国短道速滑队开辟了一个新时代,还因为她已经29岁却仍然坚持的那份执着。

  季锋想,自己大约是不够热爱这份职业,她似乎并不把冰场当做自己的舞台。她要赚钱,仅此而已。她选择短道速滑,仅仅是因为,短道速滑队的基层选拔花销最小。当初她不过六岁,就已经要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而她面前的诸多选择,都因为钱向她关上了大门。热门的赛场不能选,因为太贵,还要送礼找门路;太稀有的赛场不能选,因为太贵,高尔夫的场地太稀少。而唯有短道速滑,对她是那样友好。

  她开始了每天的训练。

  体校的教练觉得她孺子可教,因为她最拼命。就这样,她练习了半年后,破格提前上冰训练。因为她年龄小,最没有前途,而冰场实在有限,在排班表上,季锋所在的队伍的训练时间是——凌晨三点钟。好的时间是要留给体校尖子生的,一般的时间是留给种子选手的,而留给这些小孩子的只有凌晨时间。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九杯青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