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有点斑驳的徽章,是个冰刀的式样。
这种在赛事上交换的徽章,纪念意义大过其本身。
季锋收下了。
玛丽抱了抱她:“Good luck.”
她会好运的。
一定会的。
季锋就带着这满满的行李箱,离开了温哥华。
去机场的大巴车上,大家都昏睡过去,而季锋却看着窗外倒退的风景,毫无困意。
阳光灿烂,碧绿青草。
所谓的心理阴影,在阳光下,应该是无处遁形。
怕被落下,去追赶就好。
陈教练似乎睡醒了一觉,看见季锋还醒着,就晃晃悠悠地走过来,在她身边坐下。
“输够了吧。”
季锋有点羞赧,但还是轻轻地点点头:“够了的。”
这次温哥华站,季锋没有单项金牌入账。
在她的主项 1500 米比赛中,她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没有把握住最佳时机,在后程两圈才起速超越,但是已经贻误战机,最终只进了 final b,a 组决赛不进。
兼项的 1000 米,季锋也表现平平,止步于1/4 决赛。
不仅如此,她在女子接力中的巨大失误,让中国队损失了一枚金牌。
真的是一输到底。
季锋这个赛季,成绩高开低走。她刚在冰迷心里建立起来的信任也已经崩塌。
虽然粉丝还在鼓励她。但是,贴吧和论坛里对她的争议也不少。
有个帖子,写得很尖锐。
“长距离后继无人,最强新人季锋已废,可以抬走了。”
帖子里把季锋的比赛复盘了一遍,下了定义,说她是一位遇强则软,遇软才强的选手,只会比内战,出去比赛就跪了。
软脚虾。
季锋看见帖子的时候,不可能毫无波动。
但是,她不在意。
因为她会赢,她要赢。
陈教练淡淡地说:“我看得出来,你有思想包袱。不过,我坚持让你这次打满全场,也就是想告诉你。”
“输就输,谁也不是常胜将军。”
“否极泰来这种话,不仅仅是指运气,也可以指心态。”
“输到底了,无路可退了,这就叫破釜沉舟。”
“我给你换了一个分管教练,回去把你的动作再磨精细些。”
“你准备吧。世锦赛我还会带你去,名额还是你的。”
“不过你也要记住,成绩,我要成绩,你必须交成绩给我。”
陈教练说得斩钉截铁。
季锋点点头。
这才是真正的,最后一战。
队伍可以容忍她的失误和状态不佳,却不会一直放任她这么烂下去。
世锦赛之后就是选拔赛,马上就是冬奥。
世锦赛就是她最后的机会,证明自己的机会。
回国之后的生活又归于平淡。
训练,按摩,和江为止瞎聊天。
江为止已经调回 a 队——为了备战世锦赛。
冰联已经正式决定,把男女混合接力新增为短道速滑的比赛项目。现在各个国家都在提前训练、磨合阵容。
中国队的混接,现在有两套比较稳定的阵容。其中,陈业昂和齐择是男队的主力,池圆圆和刘子阳是女队的主力。他们四个是比较固定的搭配。
而江为止、苏豫负责打男队轮换,如果两个主力出现了什么意外或者需要休整,就视情况将他们俩调整进队伍。
女队这边,却是僧多粥少,季锋、叶又绿、陈依依、凌素,总共四个人打替补。其中,除了季锋是长距离选手,剩下三名都是主攻 500 米。
中国队的短距离一向比长距离要好。
因为爆发力强、训练方法得当,现在的后备队员里,练 500 米的苗子比比皆是。
不过,女队里,除了池圆圆的成绩比较亮眼,其余的运动员都大差不差,没有什么碾压的实力。
因此竞争也就更激烈了。
而季锋这个练长距离的,颇有点局外人的意思。她的主项中,没有什么人跟她竞争。唯一算得上是前辈的,只有两个人。其中一个成绩下滑严重,已经掉到 b 队去了,不具有竞争力。
另一个前辈就是陈依依。
陈依依是个大队员了,当年经常给孟橙打配合战术。
虽然,陈依依的年纪比孟橙小一些,但是,她的伤病情况比较严重,这两年成绩不算亮眼,只能算个经验丰富的选手。
不过,她是个万金油ῳ*Ɩ 选手,能力均衡,从 500 到 1500米,她都能滑出不错的成绩。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九杯青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