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怀远目光微敛,沉思道:“听你这么一说我倒想起,以前好像听人说过,京城有个女子能闻气识玉、镂玉为丝……当时只当是虚言,听过就忘了,你说的难道就是她?”
“肯定是她。”古淮南兴致高昂地说:“为了亲眼见识,我去了‘冷香玉’。本想拜见冷姑娘,可人家有规矩,无论多大的买主,都只能与她隔帘谈生意。我与她说了几句话,还买了件她亲手雕琢的玉器──你看,这手工多细。”
他从怀里取出一物递上。
穆怀远接过细看,是个一指长、二指来宽的镂空白玉仙人。
身为玉石行家,他自然看出这的确是件精品。玉质莹润,雕工精巧,线条细如丝,人物气韵生动,姿态自如,整件玉器的色泽和式样都十分对称和谐,从中可以看出雕琢者不仅对玉石有很深的了解,而且技艺精湛。
“看来我是该去趟京城。”抚着玉面,他盘算道。
“没错,迎娶此女为贤内助,你的‘五仙堂’何患事业不发?”
“别乱说!”穆怀远将白玉仙人还给他,斥道:“如果她真是能工巧匠,征入五仙堂便是,说什么迎娶?难不成你要我将每个擅玉的女子都娶进门?荒唐!”
“你错了。”古淮南收起玉器,不以为然地说:“此女非其他女子可比,我就是因为知道她身怀绝技,聪慧清高,绝不会应你之征,才替你出此良策。”
“未必良策。”穆怀远淡淡一笑。“如果她真像你说的那么在行,我一定能说服她来‘五仙堂’。想想看,哪个好玉匠不为‘金缕玉衣’动心呢?”
“不要太自信。”古淮南不以为然地叹道:“反正你早晚要成亲,冷姑娘与你志趣相投,集聪慧、玉艺于一身,你为何不把她娶回家,永久收藏自用呢?”
穆怀远大手一挥,表示这个话题到此结束了。“我会去京城会会她,但只论玉石,其他事──免谈!”
见他答应去京城,古淮南看到了希望,便话题一转,问道:“你可曾到奴市寻找?那里常有被官府作坊拍卖的好工匠。”
“去过,可惜只买到几个。我已委托奴贩代寻,他们人脉广,势力大,应该能找到真正的好玉匠。”想到征募人才的困难,穆怀远有许多感慨。“‘金缕玉衣’树大招风,如今天下奇石、异人皆往望都而来,其间良莠不齐,要辨其真伪虚实,得花更多的时间精力,我耗不起哪!”
“所以我说你该娶冷秋霞,有她的慧眼相助,定能替你省不少心。”
“停!”穆怀远起身,无奈而气恼地说:“干嘛又说回去了?告诉你吧,如果我真要娶妻,也不是为了这些理由,所以以后不要再说这种话。”古淮南无奈地随他站起。“不说就不说,可我还是要好心提醒你,向冷家求亲的人多得是,你过了这村,就没这个店了!”
而他的“好心”,只换来警告性的一瞥。
三日后,西汉京城长安。
日光初显,月影儿尚悬天际,直通横门的河渠码头船桅如林,人声鼎沸。一条条采玉船沿河摆开,船主叫卖着玉石,购玉者穿梭各船间,寻购中意的玉石。
春、秋两季是拣玉和捞玉的好时节,尤其秋季天气转寒,河水渐落,春季被融雪和洪水冲入河榻、淹没水中的玉石显露出来,容易被采玉人发现。因此每年这个季节,都有大量石料被运送入京。
在瑟瑟秋风中,一艘不起眼的小船孤零零地停靠在码头边,船头偶尔走过几个人,却乏人驻足。
这艘船的主人不像其他船主那样高声叫卖,船头摆放着几块散石,每块石上写明要价。而那兴许就是这里无人问津的原因:要价太高,玉石太一般!
冷秋霞走来,蹲在玉石前,伸手拿起其中最不起眼的一块。可出乎意料的是,有只手几乎同时握住了玉石,两人的手指相抵。
秋霞猝然转过头,旋即坠入一双带着融融暖意、幽深如海的黑眸中。那人也面带诧异地看着她,两人都无意放开紧握玉石的手。
由相触的手指处所散发出的热力,迅速蔓延至秋霞全身,她的心“突突”地跳了起来,面颊如同火炙。
就在她陷入既难舍手中美玉,又羞于求对方放弃的为难境地时,对方英俊的脸漾起一个柔波静水般的笑容,赞道:“好眼力,这是块宝玉!”
旋即,他松开了手,站起身来,可一双俊目仍睇着她。
好一个雍容尔雅、气度不俗的公子!
秋霞暗自赞叹,礼貌地表示感谢道:“谢公子承让!”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华甄
穆怀远
冷秋霞
死缠烂打
日久生情
波折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