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她想雷宸飞的脸色并不是太好,身子骨看起来不是太硬朗,难道就是这个原因,才会让他年近三十都还没有子嗣吗?
听说这些年来,他有陈疾缠身,总是反反复覆地病着,大伙儿茶余饭后聊起时,都说“京盛堂”绝对是后继无人,原因是它的当家缺德事做了太多,老天爷当然要罚他绝后!
最近的一桩,当然就是‘康盛通’连家的事,就在不久之前,她才听说了连家破产,传闻连家偌大的产业全给抵押的债主卖给了雷宸飞,听说连老爷子搬出去之后,没多久就撒手人寰,眼下还不知道那一大家子人流落去了何方,是死是活都犹未知。
此时的藏晴想着连家的事,像是在旁观者一场他人所扮演的戏码,只告诉自己要留心提醒爹娘,要以连家为借鉴,千万别步上他们的后尘……
原来,引以为借鉴,那终究还是别人的经验。
总以为自己不会是那个倒霉鬼,以为自己会比被人好运一些,却不知道,就在自己仗恃着坏事不会轮到自己头上时,祸已临头。
藏晴明白这道理,但她爹却是仗恃的那个人。
后来,藏家没与“京盛堂”做上生意,那笔生意让藏家的对手,也同样是寿县的收茶生意的吴家给拿去了。
“京盛堂”最后给藏家的理由是吴家收的茶不只量大,而且质好,更何况一开始“京盛堂”就没有承诺一定会将生意给藏家,而是在藏家与吴家之间从一抉择,谁的货源好,他们就与谁做生意。
事情过后,才短短的几个月,她爹从意气风发到生了场大病,一病之后就没再好转,在缠绵病榻之中,她爹一直叨叨絮絮着,说“京盛堂”当初来谈生意时,话可不是那么说的,来洽谈的人说与藏家这笔生意是做定了,要他只管放心去收货,却没想到其实是吊了块肥美的肉,让他与吴家狗咬狗,他“京盛堂”就只等收渔翁之利。
藏家就在她爹病倒之后,祸不单行,因为吴家与“京盛堂”做上生意,所以茶农们纷纷投靠到他们茶庄,而藏家却因为要与“京盛堂”做生意,把本儿都投进去买茶,最后却因为茶货库存太大,变不出现来付茶农银两,让情况更是雪上加霜,一时之间,吴家的声势大盛,才短短半年的时间,已经将藏家给逼得走投无路。
而她爹也才病了短短数月,就撒手人寰,在她爹死后,茶农们不信任她们孤儿寡母有能力撑起藏家,也都投靠到吴家底下,最后,即便有几个老交情的茶农愿意相挺,藏家也都无力回天了。
最后,她娘也跟着病了,迫不得已之下,藏晴做主将茶庄给卖了,筹到银两让她娘可以看病,不过,大夫投的药治不了她娘的心病,在她爹死后没到四个月,她娘也跟着走了。
转眼间,才短短一年的光景,藏晴的生活有了巨大的转变,最后,她拿着所剩的一点现钱,带着才七岁的年幼小弟离开寿县。
第2章(1)
一年之后。
在距离洛阳之外约莫百里有一个小镇,镇上以种桃花闻名,在临近的郊外有一座水色清澄的湖,因为一直没人给取名字,所以镇民们就喊这湖就做“桃花湖”,每逢春天,桃花映着湖水,那景色宛如仙境。
藏晴就是看上了这美丽的风光,所以将最后仅存不多的银两在离湖不远处买了间店家急于脱手的小客栈,说是因为儿子考上了功名,被指认为知县,他们老夫妻两人要跟着儿子去封地享清福了。
在初见到上下两层楼,总共只有八间房的客栈,藏晴觉得这是老天爷给她最好的安身立命之地,所以毫不考虑买了下来,再花了一点钱修缮,取名为“花舍客栈”,最初经营的几个月,前来投宿的客人稀稀落落,说住了客栈没有好吃的饭菜,总是觉得失色了些。
不过,这种情况在她收留了陈嫂之后,有了大大的改善。
陈嫂曾经在一位大官家中当过厨娘,手艺是向她公公学来的,不过,后来因为她丈夫与儿子都相继染了病,官家主人怕她将病带进府里,就将她给遣出府外,后来丈夫和儿子都病死了,虽然她安然无事,但是却也走投无路,没人敢再用她。
她的“花舍客栈”在收留了陈嫂之后,因为能端出美味好菜,所以客人们总会不远千里而来,才不过大半年的时间,客栈的生意就蒸蒸日上,行有余力之下,她又收留了小豆子、大地与阿虎三个人,其中以大地的个性最稳妥,所以她将掌柜一职交代给他。
“晴姐姐。”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佚名
雷宸飞
藏晴
爱恨交织
患得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