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这个小院的主人,应该是极醉心武学之辈,就算不提满屋子的收藏,光从小院门口的题字就可以窥见一二。
在小院门口,有左右两联字,字句十分简单明了,上联是“人在江湖”,下联则是“心在武林”,横批——“挂子门”。
姑且不论小院主人在这上下联的字句里想要阐述什么心志,光说那个横批,说起来应该也可以说是这小院的名字,就足以教武林中人见了气笑出来,想这小院主人好狂妄的口气。
“挂子门”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其意思却是海涵了整个在江湖上靠着武艺混饭吃,总共“风”、“马”、“雁”、“雀”四大门,底下又分“金”、“皮”、“彩”、“挂”、“平”、“团”、“调”、“柳”八小门,共计一百多种行当。
换句话说,“挂子门”几乎等同于半个武林,如今小院主人却敢把这三个字挂在自己的门楣上,就不知道是太过天真无知,还是狂妄放肆?!
总之,无论是何者,从这个小院的陈置与名字,已经可以窥见这位主子的生平乐趣所在。
而拥有那么多的兵器收藏,想来应该也是一位武学高手,要不,岂敢将“挂子门”这三字挂上门楣?!
这个问题,外人答不上,若是由“雷鸣山庄”里的人来回答,他们都会说,在他们山庄里确实住了武学高手,不过,绝对不是这座“挂子门”小院的主子,更甚至于,那位主子跟武功连沾上一点边儿都没有。
在雷家里,任谁都清楚,他们家的小姐雷舒眉非但是武功白痴,更甚至于是走路时都会左脚绊右脚,随便出门都要挂个彩回家的手笨脚憨之辈。
这些年,光是为了她的安危,山庄里的假山不知道拆掉几座,一堆什么池呀湖的,能填平的就填平,不能填的就做围栏,还有幸免的,大多都是浅到她坐着也淹不到胸口的小池塘。
饶是如此,雷家人还是担心她要是掉进那些浅池里,没办法顺利翻过身坐起的话,会不会也能出事?!
换作别人他们敢说不会,但换成雷舒眉,他们谁也不敢肯定。
为什么?
因为,她是雷舒眉。
这个答案或许有点匪夷所思,但是,一旦认识雷舒眉的人,日子久了,任谁都会给出这个答覆,绝对没有第二个。
这时,又有两名仆妇从小厨房方向出来,老仆妇领着年轻的丫鬟,丫鬟手里端着一只承托,上头摆着质地厚实,颜色暖黄的小暖盅,盅里搁了滋补的浓粥,正要往主屋的方向走去。
通常,像这样灯火通明的夜晚,像这样的热汤水和咸甜细点,要来往送个三四趟,不是屋里的主子太会吃,而是这位主子总会专心得忘了吃喝,往往小半个时辰过去,食物就凉透了。
有些则是被添暖的火盆热度给烤干,硬得难以入口,所以她们这个小院的人得了东家与夫人之令,要是小主子晚间饭菜进得不多,夜里就要给她准备夜宵,多换几趟,让她饿了自行取用。
除此之外,时不时还要有人进屋去巡视烛火的亮度,要留心不能亮得晃眼,也绝对不可以暗得耗费眼力,夏日里在要设缸添冰,冬日里的炭火要烧得好,必定不能起烟。
总之,东家交代,他们这些人行事只有一个准则。
那就是,千万不能教小主子饿了、冷了、热了……但要是困了,却更是要注意放轻动作的声响,好让小主子可以不知不觉地睡进梦乡里,别再像现在这样奋笔疾书,挑灯夜战,硬生生的折腾自个儿的身子。
老仆妇赵婶带着丫鬟青青进了主屋,不小的花厅里,被几列书柜给占满了大半空间,勉强只能在中间摆进一套八仙桌椅。
赵婶熟练地检视半桌子的食物,经过了小半夜的功夫,即便加上封盖,都还是变得既干又冷,可以看得出来原封未动,老妇人没辙地轻叹了声,让青青把暖盅给搁到桌上,反常地一揭盅盖,舀了小半碗出来。
“赵婶,这不是要让粥凉了吗?”青青小声地问道。
“凉些无妨,要是没人吃,最后还不是要闷成一锅鸡汁浆糊。”赵婶浅笑,取过盅盖往小碗粥上微微地煽着,与青青相对了一眼,看见丫头轻喔了声,似是已经知道了老人家的意图。
不片刻,屋里就飘满了鸡粥的糯香味,赵婶和青青两人屏气凝神,听见了原本静悄的暖间里传来了声响,最后,当她们听见毫笔搁上架子,以及椅子被拉动的声音,不约而同地笑了。
“赵婶,快呀!”从暖间里传来的声音有些虚弱,带着一点撒娇,然后,就看见雷舒眉抱着肚子,一脸可怜兮兮地走出来,“饿坏了,饿坏了,快要饿得前胸贴着后背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佚名
问惊鸿
雷舒眉
女追男
日久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