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圣怀璧何其有福,能有此佳人长伴一生,何其有幸,知道人世间原来除了皇权,还有更多更美好值得他用双手捧着珍惜的东西。
他不愿意破坏这一刻的美好,他只想亲吻自己最爱的人。他是这么想的,也这么做了--没有顾忌儿子不满的咕哝声,他将令狐问君圈进怀中,深深的吻了下去……
圣朝止兵了。
止兵,但没有退兵,大兵依旧压境,而黑羽军在又坚持了二十一天之后,黑羽王被迫和圣朝签定了一份协议,表明永远臣服于圣朝的统领之下,绝不会再有进犯他国之举,承认圣皇是一朝三国的唯一最高权力拥有者和行使者。
黑羽定海的死讯在签定协议之前便传出,黑羽王本想暗中处理此事,奈何黑羽定海的属下们不服,他们尤其不接受黑羽定海一生为国,却在死时被定为逆臣之名。最终黑羽王迫于朝中众将的压力,改口承认错怪了黑羽定海,说他是为护国而死,命人为他修祠堂,修宗庙,立碑做传。
但无论他怎样弥补,都已令许多原本忠于国家、忠于王权的黑羽将士寒了心,心寒了,便成了一盘散沙,这才是黑羽这一战溃不成军的致命原因。
五年之后,黑羽国中作乱,黑羽王被杀,黑羽国几更国主,国内再起兵戈,乌云蔽日,战火甚至影响到玉阳,玉阳恳请圣朝出兵相救,圣怀璧再度调兵五万,长途奔袭,平叛黑羽之乱,一年之后,战乱平息,饱受内战之苦的黑羽人自请与圣朝合并,奉圣皇为唯一之主,圣怀璧终得黑羽江山。
而玉阳在玉颂明出走之后,百姓朝臣联名写信恳请玉颂明回国主持朝政,但他却不管一切的待在金城,日夜守护在重伤的金城倩身边,她迟迟不醒,让他肝肠寸断,哪里还顾得了国事?最后拟了一道诏书,告知玉阳全国百姓,明确表示他已厌倦王权之争,甘愿放弃王位,并上书圣朝,希望圣皇能代为统辖玉阳的全部事务。
诏书传回玉阳后,玉阳上下民心震荡,一片哗然,有数位玉阳老臣要到金城死谏,要求玉阳王还朝,但是玉颂明坚持不背回来,派人送回了一首诗--
离家十余载,心已落他乡。此生无宏志,只求万民康。奈何鸿鹄小,安得平动荡?何不同四海,自有千古长。
众人见他主意已定,只得不再勉强,但要他们归顺圣朝,又一时半会儿难以接受。
玉阳中的皇室贵族们挑选了族内一名也算精干的亲贵做玉阳王,一干朝臣辅佐,奈何此后几年接连遭遇天灾,国中粮食欠收,玉阳百姓的日子一日苦过一日,新任玉阳王无法力挽狂澜,而圣怀璧几度拨银拨粮赈灾救济,却拉拢了不少民心。
大灾出大奸,天灾之后,因为赐灾频频不力,玉阳国又冒出一批贪官污吏,着实伤透了玉阳百姓的心,不久发生民变,新王被推翻,各路人马乱哄哄的使出浑身解数抢夺王位,却都不过坐上三五个月便又被推落王座。
这样一连折腾了四五年,骨子里刚强的玉阳人心也寒了,遥望着日渐强盛的圣朝,谁能不心生羡慕?
终于,玉阳人低下了高贵的头,转而靠近圣朝,圣怀璧趁机大开国门,表示欢迎玉阳人迁入圣朝落户,为他们分地分银,帮他们在圣朝安家生存。
一年之间,就有五万玉阳人迁入圣朝境内。
玉阳国中的权贵见此情景,知道民心大势所同,已不是他们能拦得住的,只好联名上书,效仿黑羽,请求与圣朝合并,圣皇允可,派出圣朝官员商议了合并之后的诸多细节,一年之后,圣朝的疆土和玉阳的疆土之间不再立碑为界,两国正式合一,直属于圣朝统辖。
金城,则是最后一个划归圣朝版图的。
玉颂明在金城一直陪着金城倩,但她头部受伤太重,始终没有苏醒过来。
其间,令狐问君曾亲自不远千里到金城来看过她,并与他做了一番恳切的长谈。
玉颂明当时对她说。“皇后可以放心,我心中其实从来没有怨过陛下,这件事是个意外,甚至不怨尚启阳。”
对于这些功名利禄、富贵荣华,他本来看得就淡,陪着金城倩的这些日子,他更是看淡一切,只在乎他心爱的女人。
“但我恳请皇后帮我转达一个心愿给陛下。”
“你说。”令狐问君望着这个命运多舛的男子,心中对他有歉意,有怜悯,也有感激,要是没有他在关键时刻出手相助,一朝三国未必是如今的局面,圣朝实在是欠他良多。
玉颂明抚摸着金城倩的头发,柔声道。“倩儿挚爱金城,我知道陛下早晚是要夺取天下的,可是如今倩儿醒不过来,这金城……我不能代她拱手相送,若陛下真的想要,可否多等几年?”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湛露
圣怀璧
令狐问君
帝王将相
情有独钟
波折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