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春[综]_作者:养心殿(410)

  薛姨妈笑道:“这都不妨事儿,他们家的老太太,最是一个慈和的人,今儿就在这儿留饭吧,别回那边吃了,宝丫头晚上都不跟我吃,我整日一个人,到是怪寂寞的。”

  刘姥姥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姨太太留,我就厚脸皮从命了,不瞒姨太太说,那边规矩大人又多,手脚我都不知道往哪儿摆,总怕闹出笑话来。”

  薛夫人只安慰她,“在这里就像在家一样。”

  薛宝钗说道:“母亲可是怪我晚上不陪你在家吃饭了?若这是这样,我天天都来陪你。”

  薛姨妈连忙说道:“可别又来了,我一个人也清静习惯了,如今天黑得早了,你不赶在擦黑之前回去,我又怎能放得下心。行了,来这看一眼就尽到意思了,刘姥姥不是外人,也不会挑你的,快让丫头好生跟着回去吧。”

  第二日,贾老太太见了刘姥姥,果然是十分高兴的,喜欢她这份庄家人的质朴,又是个年纪差不多的老人家,最能说到一处去。

  刘姥姥年纪虽然大,但是很放得开,不是扭捏之人,自有一种劳动人民沉淀出来的智慧,说话还句句招人发笑,逗得老太太喜得像什么似的,又留了饭,还说要带她逛园子,见见世面。

  刘姥姥别说是皇上妃子的行宫,就是普通的园子也没见过,走入其中,真跟走入了画中一样。又见到园子中的这些女孩,一个个神仙妃子的容貌,眼睛都瞅不过来,不知道要专心看景还是看人了。虽然知道凤姐和鸳鸯故意拿她取笑,刘姥姥为博贾老太君一笑倒是也十分配合,也因为她,贾老太太以及薛夫人,王夫人等很久没有这么开怀畅快过了。

  贾府这一边,贾府众人正和刘姥姥无忧无虑的畅游大观园,紫禁城,养心殿之中,只有当今皇上和怡亲王两个人,他们正在商议西北军中的要务。

  第124章 钗在奁中18

  雍正看了最后一封西北的密奏,才说道:“怎么除了薛蟠这一封之外, 别人都说年羹尧每日食不下咽, 夜不安寝。”

  怡亲王手中摆弄的正是薛蟠的那一封折子, 只见上面写着:“年将军的行辕奢侈靡费,每日花销不下两三万的银子”。

  怡亲王说道:“皇上, 你信他们谁?”

  雍正皇帝说:“你又信谁。”

  怡亲王说道:“别人我不敢说,薛蟠这个人是我保举他去的,他是一个不会拐弯抹角的人, 经常得罪人, 一直也没办过什么像样的差事, 他这么不起眼,我才派他去的, 他们家中巨富, 想来也不是一点银子就能收买得了的。”

  雍正皇帝沉吟半晌, 思考年羹尧领兵打仗的事儿, 过了一会儿又想起怡亲王的话:“他们家中巨富?连你也这样说,看来还真挺有钱的, 都是怎么得来的, 就靠内务府领着的一项差事?”

  胤祥又何曾不知道雍正的忧心, 现在西北的战事告急,年羹尧又一日一个折子催军粮军饷,国库都被他们掏空了, 各省也拿不出税负和钱粮直接运往西北大营,一听说别人家巨富都要眼红, 古今中外,恐怕只有雍正当皇帝当到这个程度。

  胤祥说道:“只一项内务府的采办,应该挣不了多少钱,我好像有些印象,他家领的那一项,也不是什么肥缺。”

  雍正有些奇怪的说道:“那他那个直愣愣的傻小子,有什么办法守着巨富之才。”雍正倒是没想过那些钱是薛蟠挣回来的。

  怡亲王说道:“皇上可能不记得了,他还有一个妹妹呢,这个女孩可不是个只知绣花的弱质女流,薛家的商业,遍布大江南北,只城里少说就有十来家店,而且听说各各的进项都不错。”

  雍正皱着眉头说道:“是那个给你治腿疾的女孩子吧,我对她印象倒是挺深刻,不是一个让人见之即忘的人。”

  他们满族人,从来对女子没有过多约束,后宫不得干政,也是在圣祖康熙爷时才提出来的,若是之前女人都不能干政,没有孝庄皇太后的稳定大局,清朝统治能走过几代还不一定呢。

  皇室或者是大户人家的满族的格格,弓马骑射样样都要学,而且从不裹小脚,什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些都是些汉人束缚女子的规矩。所以两人说起薛宝钗时,也不觉得她这种做法多惊世骇俗,女孩争气就与男孩儿一样。

  雍正说道:“对了,这些天我又见你咳嗽,也许是最近太累,别是旧疾又犯了,还是找个太医来看看吧。”胤祥说道:“太医什么时候治好过我的病?让他们看也没用。”雍正又说道:“那就让薛蟠的妹子再去给你看看吧,我记着她好像叫宝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