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赔笑道:“我也是这个意思,正要讨老太太示下呢。我这也上了年岁,越来越无用,成日的精神越来越短,管家里事恐怕也没有精力,不如还让珠儿媳妇来管?”
贾母说道:“珠儿媳妇哪点都好,就是不大厉害,怕她管不住那些跟着咱们年深日久的老婆子们。不如让探丫头跟着她大嫂一起管事儿吧!”
王夫人听到贾母这是要抬举探春,心中虽有微词,但是面上还是不露声色,笑道:“还是老太太分派的好。”想了想又说道:“她们两个都是生手,珠儿媳妇虽然管过一阵子,但是那时多半还是我在管,她为辅,经验也不够多。我心中排过了府中的所有人,宝姑娘向来是个能干的,家里家外全靠她一个人操持,不如让她来帮着掌掌眼,有什么不足之处,还能及时提出来。”
贾母一听这话不由得多思,沉吟半晌后道:“宝姑娘毕竟是外客,她一个姑娘家就算平日再亲近,定然是不好意思伸手管别人家的事,你这个做姨母的,怎么不多体谅她!”
王夫人听贾母这话多有不赞同之意,也不敢多说了,忙说道:“还是老太太想的周全,我倒是一时糊涂了。”
贾老太太见王夫人软了下来,于是也放软话音:“你不妨问问宝姑娘和她姨娘,看他们愿不愿意劳这个心。”
王夫人应是。
贾母笑呵呵的说道:“家里的事儿你就多担待些,让凤丫头好好休息,好给我生个重孙子!”
王熙凤这时正绕到这屋里,听了这话笑道:“那我就承老太太的吉言了,给您添个重孙子,就算是一个重孙女,你也当成孙子一样疼就罢了!”
王熙凤倒是很愿意休息,从此若能抽身退步才好呢,贾府的资产已经大不如前,只有真正管家的人才知道管这个大家子的不易,而且还需要处处俭省,不然几年时间老本儿都赔进去了,日后婚丧嫁娶的那几宗大事,恐怕就要捉襟见肘了。
而且王熙凤这些年管家也没落下什么好,她减省的多了,下人们就说她刻薄,老太太和太太也没有面子。她若是不减省呢,眼看着那要见底儿的银子,花光了之后这个大家族几百号人要怎么过!所以她觉得这个孩子来得太是时候,还没出生就帮了她娘亲一把。
于是几日之内,王熙凤都在与李纨探春等交接事务。
王夫人去薛夫人那儿,问宝钗是否能帮着李纨和探春管管家。
薛夫人自从那日和宝钗深谈之后,对王夫人对宝钗的一举一动都如临大敌。一听这话明显是逾越了,哪有借住在这儿的外甥女帮姨父姨娘管家的道理?贾家又不是那不知礼的小户人家。宝钗又不像是林黛玉,已经父母都去世,是完全落在贾家。
薛夫人看一眼宝钗,薛宝钗说道:“为姨妈分忧本不该辞,可是最近我们自家的事情也多,有些忙不过来呢,为此我还要接了叔叔家里的兄弟来,我看大嫂子和探春就很好,有什么事儿,他们两个商量也尽够了。”
薛夫人也说道:“眼见离年终也不远,宝钗每到这时候就忙起来,我还常劝她,别累坏了身子。你们府上的事情我也怕她年轻管不好。”
王夫人已经在贾老太太那里受了一次挫,知道贾母是不太同意的,所以宝钗这里说管不过来,她也不怎么失望。说道 :“那就让探春和她大嫂管去吧,解决不了的事再来找我。”
薛夫人说道:“我看,林丫头也是千伶百俐的,管家的这些事应该难不倒她,她既然整日无事,这姐姐只缺一个照看的人,怎么不用她?”
王夫人听到薛夫人提到林黛玉,说道:“她?这林姑娘自然是好的,不过却是一个病西施,老太太宝贝似的不让累着她,一年能做出两件针线都是有限,更别说这需要日日劳神的事务了,我更不敢提她了,便是提了,老太太也必然是不一的。”
薛宝钗在一旁听了,觉得,这贾母才是溺爱孩子的罪魁祸首,什么都不让他们干,舍不得宝玉读书,舍不得黛玉操劳,那这些自然得要别人去干了。
且说王熙凤交出了管家权,也不愿意在家里闷着,她一向是个风风火火的性格,只要身体能动得了,就不愿在一处呆着,趁着天气还没冷下来,时常到园子中逛逛走走,与她们姐妹说笑,或者是去她们的诗社。
这期间那些奴才们向探春和李纨来回事情,若是见到王熙凤也在,必然乖得跟鹌鹑似的,若是不然,那些管家婆子便要找一些事情难为她们姑嫂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