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这时早就混到了前厅之中,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装丫鬟,见她哥哥为了她正和南安王妃对峙,心中是又感动又担心,她本来以为,自己神不知鬼不觉的离开回家,这南安太妃就算是再霸道,还敢到他们家去掳人不成?可是没想到薛蟠竟然直接就找来了,而且还动用了护军,这事情越闹越大,可不是轻易就能平息的了。
围了王府也就围了,若是当真搜查,让那太妃一状告上去,薛蟠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宝钗正要出来阻止薛蟠,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你要搜哪里?没有圣上的手谕,你敢搜郡王府,你是吃了雄心豹子胆了?”
薛蟠大惊回头:“十三爷!福晋也来了!”
南安王太妃说道:“怡亲王,你们夫妇来得正好!再没人出来做主,我们王府就要被这反贼翻了天了!”
胤祥说道:“太妃,我这手下太鲁莽,多有得罪之处,还得您海量包涵才行,咱们大家心里都清楚,他不是反贼,是事出有因才要来搜查王府,您只要把他妹妹交出来,大家看在我的面子上,就这么过去了吧!”
十三福晋说道:“是啊太妃,你把宝钗带到哪去了?她一个小孩子不懂事不知轻重,就算答应你什么也做不得数,而且和亲是国家大事,人选是谁也要报到上面批准才行,岂是说换就换的!他们家中人急得不行,在京城里四处寻找,你就发慈悲放她回家吧。这事儿真的闹大了,这个薛大人要受到制裁不说,太妃你也得不了什么好啊!”
南安太妃已经在薛蟠带兵来的时候就知道这件事,要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这一亲王夫妇来说情,正好给了她一个台阶下,说道:“既然怡亲王和福晋都这么说,那我不再坚持就是了,来人,去把薛姑娘请过来。”老管家连忙领了命亲自去客房接人。
怡亲王胤祥把薛蟠拉到一边去亲自教训。郡王妃等人才算是有了发挥的余地,连忙请十三福晋兆佳氏上坐奉茶。
见气氛不再那么剑拔弩张,兆佳氏这时圆场说道:“不怪太妃喜欢宝姑娘,非要拉来当女儿,她聪明伶俐又极为孝顺,我也喜欢的紧呢!只是咱们这样的人家毕竟不是普通人,有很多身不由己之处,我的两个女儿都抚了蒙古,更是不敢轻易收人家的女儿做干女儿了,就怕惹来误会,以为我这份衷意是藏着私心的。”
听她话里有话,南安郡王太妃只能皮笑肉不笑的听着,谁让今日的自己鲁莽行事栽了跟头,这怡亲王福晋,要说什么风凉话,也只能由着她去了。
薛蟠这时抽空说道:“福晋您怎么能一样!您是正经人,不像有些人一样动不动就起什么歪心思,您若是要认宝钗做干女儿,我和家母都十分赞成,必然不会闹的今天这么一出了!等会儿宝钗平安回来,就让她给您磕头认娘好了!”
十三福晋笑骂道:“这猴儿,还是这么活蹦乱跳的,看来你十三爷的教育还是太轻!”
怡亲王胤祥听到福晋这话,连忙又把分心他用的薛蟠拽了过去,小声训道:“你就是装也给我装出一副受教的样子来,这件事还没完呢!你闹出这么大的阵仗,明天御史不参你,爷的名字给你倒着写!”
这时那去找薛宝钗的管家一脸哭丧的样子回来了,带着的人是穿着宝钗的衣服一脸惊慌失措小翠儿!
薛蟠急道:“这是怎么回事?”
宝钗这时排开人群走上前来说道:“哥,我在这儿!”她向怡亲王与福晋行礼,说道:“劳烦亲王和福晋亲自跑一趟,我十分过意不去。”又解释道:“因为怕在这府上人生地不熟的受制于人以致吃亏,所以先想了个办法,脱身藏起来。”
大家看了她和那小丫头互换的衣服与造型。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那位管事儿的更是瞪大了眼睛,没想到这个他让收拾书房的,竟然就是今日府中大乱的罪魁祸首!
十三福晋拍拍胸口,庆幸地说道:“还好你机灵!我听了他们的传话,简直要被吓死了,特地的和你十三爷一起跑来,见到你脱险我才能安心。”
宝钗感动的说道:“宝钗何德何能,劳十三爷和福晋如此挂心,两位格格虽然远嫁去了蒙古,日后我一定连同她们的那份孝心,一起孝敬福晋和爷。”
胤祥说道:“好了,既然人找到了,不过是虚惊一场,这里也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还是先告辞,让南安郡王府好生安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