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迪道:“事到如今,你为何还要这样自欺欺人?”
“迪儿你相信我!”
拓跋迪不再言语,似是极累,又似心伤。
见她如此,叱云南软声道:“这样吧,过段时间我想办法带你进宫去见李未央,也许你的心情会好一点。”
拓跋迪暗淡的双眸这才有了些许亮光:“真的?”
叱云南点头:“等过段时间拓跋余对你的怒气消了,我便带你进宫。他正为李未央的不肯就范头疼,你若进宫劝慰李未央他,应该不会阻拦的。”
“未央还是不肯做皇后?”
“嗯,仍在僵持中。”
拓跋迪喃喃道:“未央对浚儿….当真情深…”
叱云南亦陷入沉默,良久,道:“走吧,今日天气正好,我带你出去散散心。”知她被软禁后从未出过府,定是闷坏了。
拓跋迪待要拒绝,却又想到什么,终是随他出了府。
阳春三月,正是草长莺飞,天朗气清的好日子。
叱云南带拓跋迪来到平城城郊古原游玩,这里地势开阔,风景秀丽,又临靠江水,一直是游人踏青赏玩的好地方。
今日阳光明媚,他们到时,游人已是络绎不绝,地上游人悠闲适意,天上漂浮着各式各样的风筝,争相斗艳。
叱云南见拓跋迪望着天上的风筝出神,轻声道:“你想放吗,我叫下人去买。”他记得她从前很喜欢玩这些。
拓跋迪摇头,径直向前面走去。
到了临江的一座凉亭坐下,拓跋迪便又望着亭外发呆。
叱云南道:“迪儿,出来散心还是不高兴么。”
拓跋迪嘴角扯出一抹讥讽的笑意:“不过笼中鸟短暂的放风而已,有何高兴之处?”她又将目光移向亭外,”除非,你能给我自由。”
“不许胡说。”
“呵。“拓跋迪不再言语。
淡蓝色的天空中,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飞扬,甚是好看。
突然间,拓跋迪眸色一变,旋即起身向江边一个放风筝的少年走去。
她身后的叱云南不明所以,“迪儿?”
拓跋迪走近那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和声道:“小公子,你这风筝真漂亮。”
那少年打量她一眼,自豪道:“当然了,这可是我花了好几月积蓄买的。”
拓跋迪和颜道:“我也很喜欢你这只风筝,可以借我玩玩吗?”
那少年又打量她一眼,皱眉道:“这…”
拓跋迪笑道:“怎么,你觉得我像坏人不愿借我么?”
叱云南见这少年放的不过是一直普通的棕色蜈蚣,只是比常人的风筝大些而已,也无甚精美之处。但见拓跋迪这样喜欢,便走上前道:“只要你将风筝借姐姐玩玩,我便付你10倍的风筝价钱如何?”
哪知少年一听这话,瞬间变脸:“呸,谁稀罕你的钱了!”
拓跋迪瞪叱云南一眼:“小公子莫气,这样吧,其实我并不很会放风筝,只是觉得好奇好玩,能请你教我放吗?”
她眉眼温和,和颜悦色地看着少年,终于使那少年消了气,他想了半天才点头道:“好吧,但是不许这个人跟着我们。”
“好。”
叱云南看着携手去江边放风筝的两人,笑也不是,气也不是。
他看着少年手把手地教拓跋迪收线、放线,不禁想到年少的自己从未玩过这些东西,那时的他小小年纪就被父亲督促着学习兵法武略,就像一匹不断被敌人驱赶的战马,没有一刻闲暇。
望着前方放风筝的拓跋迪,心中便多了一份坚定,他一定要给她如今日一般的自在生活。
不管前方有多少阻碍。
第54章 醉酒
拓跋迪玩了一盏茶的功夫,终于玩累了,对少年笑道:“好了,不玩了,把风筝收起来吧。”
“好。”少年见她和颜可亲,十分依从她。
风筝落地,拓跋迪上前将之捡起,手自然而然地摸到蜈蚣躯体上隐藏的隔层,趁少年不注意间,取出里面的纸条藏入袖中。
然后,她掸了掸上面的灰尘,将风筝还给少年:“今日多谢你了,‘小师父。’”
少年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这不算什么。”
拓跋迪笑着告辞,少年竟有些不舍:“姐姐…”
已走上前来的叱云南不由看了眼少年,少年被吓住了:“…姐姐保重….有缘…再…再见….”
说罢一溜烟地跑了。跑了许久再回头望,拓跋迪二人已不见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