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的诞生[综英美]_作者:金丝边眼镜(15)

  恐怕只有节目的收视率可以带给他答案。

  娇俏的金发女孩走到卡森面前的时候,多年主持人的经验让他瞬间就打起了精神。

  金发碧眼,笑容灿烂,青春洋溢,简直就是美国甜心的代言人。

  虽然金发的泛滥使得这一类长相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了“廉价”的代名词,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这种类型外表受追捧的程度。就好像人们盛赞奥黛丽·赫本的高贵优雅,同时也无法否认玛丽莲·梦露的风情万种。

  奢饰品对于欧式风情美人的推崇,反向将美国甜心式的女孩们推向“平民”。这在时尚圈会受到阻碍的相貌,在真人秀中确是得天独厚的条件。

  几乎只一个照面的工夫,卡森就已经在心里断定,这位女孩儿会在比赛中走得很远。

  既然确定了这一基本条件,卡森在进行短采访的时候也用上了十二分的注意。

  伊莉莎在卡森的示意下对着镜头笑着打了个招呼,“嗨,我叫伊莉莎,来自纽约州皇后区的是一年级学生。”或许是因为已经在梦境中经历过一次的缘故,如今做起自我介绍的时候也是驾轻就熟。

  卡森目光一闪,“你好,伊莉莎,我注意到你今天是一个人来的,冒昧地问一句,你的朋友亲人没有陪你来吗?”

  对面前女孩儿的看好并不能阻止卡森下意识地寻找噱头,对于“美国之声”这类的选修类节目来说,在预选阶段选手们亲人朋友的反应,也是节目吸引人眼球的重要方面。

  伊莉莎微微一笑,轻巧地避开了这个语言陷阱,“我来到美国之声这个节目是为了完成我的音乐梦想,我的朋友和亲人都非常支持我。但是我想要等这些尘埃落定之后再让他们知道结果。”

  事实上,梦境中看到的那些可能发生的“未来”让伊莉莎胆战心惊。为此,她几乎绞尽了脑汁让克里斯多避免过度的劳累,而这一次来参加美国之声的初赛,伊莉莎也选择了孤身前来。

  伊莉莎这一番话虽然没有爆点,但也挑不出错处。卡森见自己这一陷阱问题并没有达到想要的结果,却也没有露出怒色,只是心底略略有些遗憾,“好的,那么伊莉莎,祝你好运。”

  “谢谢你的祝福,卡森。”伊莉莎并不在意卡森话语中透露出的一点小心思,她理解这是他的本职工作。但伊莉莎却没有用自身家庭为节目制造话题的打算。

  她步履轻快地踏向评委所在的房间。

  第三轮选拔的评委和前两轮不同,前两轮的评委从事的大多是幕后工作,而“美国之声”第三轮的评委则往往是音乐行业中露出水面的那一角冰山,也是不懂行的观众眼中真正的“音乐人”。

  这一回美国之声第七季的节目组下了重本,请来了两位老牌的评委——

  以毒舌出名的美国偶像和美国达人秀评委西蒙·考威尔,以及同样是美国偶像评委,却温婉和蔼的宝拉·阿巴杜。

  这两位评委在想要通过真人秀节目打出名气成功出道的选手们眼中,他们就是如同《圣经》中上帝座下炽天使一般的存在。

  又送走一位穿着奇装异服妄想着自己就是下一位“迈克·杰克逊”,饶是见惯了大风大浪的西蒙和宝拉,在见过了这样的选手后也不由地感到精神衰弱。可是在紧急的时间压迫下,不等他们好好休息,下一位选手就将要到来。

  老好人宝拉也忍不住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来缓解自己受到的冲击,在这期间,西蒙翻开了下一位选手的资料。证件照甫一进入眼帘,西蒙就忍不住挑起了眉头。

  又是一个金发碧眼,哈。

  西蒙向来特立独行,他从1979年便开始了自己的流行音乐事业,和合作伙伴Iain Burton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Fanfare”。身为英国选秀节目“Pop Idol”的创始人之一,却毫无顾忌地加入了美国偶像,成为节目的固定评委之一。即便因为“毒舌”的形象受到了许多选手乃至观众的厌恶嘲讽,他也丝毫没有改变自己形象的想法,固执地给出自己认为正确的评价。

  看到这证件照的一刹那,西蒙的心中就涌上了一股倦怠的情绪。

  他漫不经心地抬头看向门的方向,准备着见到那位没有主见的小女孩。

  嗯?

  作者有话要说:  大概是每天晚上十点多一点点更新,小天使可以定时来刷么么扎~

  PS:陶陶这么软萌,小天使们都不留言调戏一下的吗?

  #论自己占沙发的忧伤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