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殿继续举行小范围的朝议,皇帝居中,左边是亲儿子,右边是亲舅子。
“一早上乌泱乌泱的,朕被他们吵得头大,你俩说说,当如何是好。”皇帝扶了扶头上沉重的玉帘,有气无力道。
忠顺王爷虽是皇帝的智囊,但也仅限于此,原先帮着他少受些其他皇子的找碴,现在帮着他打脸虐渣还行,在军国大事上,和皇帝一样,觉得大臣们哪种方案都好。
他拈着胡须,看向太子,本不想说话,但对上太子也不想率先发言的脸,只好咳咳嗓子,装做老成腔道:“臣觉得,三种方案都有可取之处,不妨都采纳。”
这主意出的,跟没说一样,就连皇帝,都觉得自己的心腹怕是与自己一样,才华也就限于内部跟臣子们斗斗的水平。
“舅舅说的对。”
要不是极认真的语气,极正经的脸,皇帝都以为自已的儿子在嘲笑自己的舅子。
忠顺王爷也没想到,自己都不知说了点什么玩意儿,竟然得到了太子殿下的认可,自己被自己的才华惊着了,瞪着眼,怔怔地望着元辰。
元辰转头,朝皇帝恭敬地回道:“父皇,北方重镇进入戒备防御,本就是正常的反应,不是什么方案。对北方的游牧部落,不可一味进攻,更不可一味防守。自太上皇十年我朝三十万铁骑深入草原,把大可汗赶到戈壁上以来,边境已得几十年平安。他们之所以在恢复元气后再次有了南侵的苗头,根本在于近两年草原大旱,生计难存,和他们的祖先南下夺取中原的野心不同,所以,即要出奇兵给他们长顿教训,又要通过联姻稳住他们,长远来看,还是要增加边境贸易,弱化两族异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能把北方万里草原变成皇朝真正的领土。”
“好,当真是英雄所见略同。那就按你俩的意见安排。”皇帝愉快地笑道。
忠顺王爷英雄气短地站起来,朝皇帝和太子分别拱手行礼,见太子面部轻松,好像也没看出什么,就把早上王妃托付的事说出来:
“太子殿下,我有一个姨家外甥,祖上也是武将出身,自小体格魁梧,武功高强,最近到了京里,我想着侍卫内统领一职尚有空缺,不知可否让他顶上,毕竟是自己人,用着贴心。”
“让他来见我吧。”元辰淡淡道。
回到御书房批了几本奏折的空,忠顺王爷的姨外甥由大内总管带着进来了,元辰只觉得面前一黑,一个大高个扑通跪下去,元辰抬头,看着他的虎背熊腰,眉头紧蹙,总觉得在什么地方见过。
“卑职孙绍祖,见过太子殿下。”声音高亢,眼球白浊,眼颊上一块铜钱大的胎记,是那个小兔子梦中的男人,那个把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孩活活打死的混帐男人。
元辰静静地看着他,手指在刚批完的奏折上轻轻点着。
孙绍祖有点忐忑,从地方上来,一下子讨要这么肥的差使,太子殿下不高兴了吗?
“娶亲了吗?”良久,太子殿的冷咧的声音才响起。
“禀殿下,卑职来京城不到半年,前几日曾有贾府大老爷允诺把他的二姑娘嫁给在下,等一切安顿好,正要去提亲,此乃小事,劳殿下挂怀了。”对小太子的关注点,孙绍祖虽然不太理解,这话若皇后娘娘问起,倒显得恰如其份,心下虽惊讶,还是据实回答。
元辰轻敲奏折的手停下,看着孙绍祖脸颊的铜钱胎记,语气稍微热络了点,有了自家人的意思:“起来吧,论起来,咱们还是表兄弟,此事不急,好男儿志在建功立业。嗯,观你身材魁伟不凡,武学超群,侍卫内统领一职,于你太过屈才,这里有一趟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个妥贴人去办。”
“愿为殿下效死。”孙绍祖俯身,咚咚咚又磕了三个响头。
“此次去北僵商讨和亲事宜,就交给你了。北藩男人虽野蛮,女子却是极妖艳妩媚的,你此去,除了为皇子们务色最好的公主,你也大可以求娶一位郡主,若能成,我会为你主婚。”元辰站起,走到孙绍祖面前,轻笑道。
咚咚咚,孙绍祖的头磕得心花怒放。
有了帝师级别的先生,宝玉终于不用再去学堂睡觉了,贾政对他的态度也有所改变,那个讨厌的雨村也不能来了,荣禧堂的大书房便空下来。
宝玉最近去的很勤,这里有贾政收集了大半辈子的孤本,内容五花八门。贾政爱古书名声在外,那些交好的清客每逢他生辰时便送他孤本,但贾政面对真孤本时,却有点叶公好龙的意思,只对那经吏辞赋有兴趣,那些杂书野史,放在那里连翻都没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