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第一萌兔子_作者:青鸟的麦穗(83)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知已情吧?小时候,对那个林妹妹,他是极愿意亲近的,但随着女孩长大后的无趣和先入为主的敌视,让他心思也就慢慢地淡下来。

  但,现在,这种熟悉的感觉重新来临,太子殿下对着各处奏折皱眉,而在看到自己时,却会温暖地笑。

  他,想和他无限亲近。

  当宝玉的箭射地离靶心更近一点的时候,中秋节到了。

  元辰面前的奏折和贺节也越来越高,基本上先生讲的课,只有宝玉一人在听,但埋首于政务的太子殿下,却好像长了第三只眼,只要宝玉遇到不太理解的问题,手指不自觉地放在额头上,太子殿下便起身走过来,细细地给他再分析一遍。

  太子身边的人精们,立即觉出了殿下对这位伴读的不同寻常,更有从小服侍太子长大的大太监更是心里明,自家这位爷,可从没对谁这么上心过,这个天真懵懂的小伴读,以后官位大着呢。

  宝玉抬头,看到大太监端着一盅汤站在书房门口,笑着朝自己招手。

  他起身走过去,大太监笑眯眯地嘱咐:“贾公子,这是皇后娘娘炖的参汤,一定让殿下喝了啊。”

  宝玉有点忐忑,元辰在批阅奏折时,很不喜欢别人的打扰,以前,也有太监送汤和茶点来,他只是皱皱眉挥手,让他们端给帝师和其他伴读吃。

  此时,元辰正对着一本奏折蹙眉。

  宝玉接过汤,慢腾腾地挪到元辰面前,没敢吱声。

  元辰抬头,看到宝玉小鹿般无措的黑眼睛,忙晃晃头,好好管理了下表情,温和笑道:“哎?有汤啊,正好也有点饿了,来石瑛,坐这。”说着拍了拍身边的位置。

  宝玉顺从地挨着他坐下,打开盖子,把汤盅递给他。

  元辰夸张地闻了下,陶醉地笑道:“嗯,鲜香扑鼻,母后炖的,定是支千年的老参。”说完,抿了一小口,递给宝玉道:“你把剩下的喝了,再射箭,就能箭箭靶心了。”

  宝玉接过,也抿了一小口,又递还给元辰。

  小汤盅不大,两个十六岁的大小伙子,每人喝了两口就没了。

  元辰正要传人把盅撤下去,宝玉却笑着用汤勺把盅底那小段参舀出来,嗷呜咬下一小半,像小兔子那样放在嘴里嚼着。

  元辰怔了,公子家过得这么穷吗?参汤还有这样吃的?

  “殿下,只要是参,怎么吃都是有用的,无论生吃熟吃,只要全进了肚子,效果才能发挥到最大。我曾生过一场病,有位神医教我的。”宝玉解释地满眼真诚。

  这白老爷子,您可真行。

  “殿下要尝尝吗?”宝玉举着那大半块紫参,一幅真诚献祭的神态。

  元辰本没这嗜好,但眼光略到对面人正在蠕动的小嘴,鲜嫩水润,随着小幅度的咀嚼,还时不时地牵出一个小梨涡。

  元辰突然觉得自喉咙向上,干得难受。

  “好吃吗?”他盯着他的唇。

  “好吃。”宝玉把那段紫参送到元辰嘴边。

  紫莹莹的参段上,好像还残留着公子细碎整齐的牙印,干燥蔓延到嘴巴,元辰向前俯身,一口把那块参吞进嘴里。

  软软的、甜甜的、太子殿下一小口参在嘴里咀嚼了大半天。

  门外有急急的脚步声走来,皇帝身边的大太监迅速闪进来,手里高举着一本奏折:“殿下,八百里快马急报,黄河决口,淹没三省六百八十村,陛下让殿下速速启程,赴灾区统筹大局。”

  第42章 旅途

  “好,来人准备,两个时辰内出发。”元辰忽地站起,从太监手里夺过那本急报,神情是少有的严肃。

  “殿下,我跟你去,我能听懂动物说话,也许会对水灾有所帮助。”宝玉也站起,大脑没经任何思考,脱口而出。

  元辰眸色闪了闪,在对上宝玉热切的目光时,轻轻点点头:“那好,你回家说一声,咱们在花枝巷汇合。”

  宝玉回家一说,贾母的西院顿时一片慌乱,四大丫头在老太太的指挥下,里衣中衣深衣地包了好几套,又把常备的药和爱吃的零嘴包了好几包。

  宝玉选马回来,看着七八个大包袱,十来个半大小子的家仆,哭笑不得:“祖母,孙儿这是去赈灾,不是秋游。”

  “胡说,就是去那灾区,才更要备得细致点呢,万一饿着怎么办?”贾母不理,吩咐着家仆把包袱往马上挂。

  “祖母,孙儿和太子殿下一起去,所有吃的用的,人家肯定都备好了。”宝玉拎起一个小点的放衣服的包袱,栓在马上,就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