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里的那些贵妇都很喜欢嘉和县主种的水果,虽然说嘉和县主总是种的很少,但只要有种,有流出来,那么她们就可能买到。那些果子的味道确实不错,她们还能借此讨好她们的夫君和婆婆。
二少夫人是一个挺精明的人,她是把东西卖给她娘家人,娘家人偶尔也会给他们娘家人。然后,这些果子的名声就是这么打响的。
因为有时候果子多一些,二少夫人也就会卖给那些人一些,还非常难为的样子。一副我没有多收你们银钱的模样,等收了银钱之后,就把银钱给贾迎春了。
贾迎春默认她二舅母的行为,二舅母懂得分寸,又没有多卖,这就不错。要是一点都没有流出去,那才假呢。流出去一些,才能让那些人都知道她贾迎春真的能培植出好果子。
皇帝没有去卖那些果子,他认为卖果子有什么好的,那些果子再贵有药材贵吗能储藏很久吗既然没有那么贵,又不能储藏很久,那就没有什么用,他也不插手。
他一直都挺喜欢安远府的人,他们总是能相处得那么愉快。
当皇帝收到贾迎春让人送进宫的杨梅时,还听人说那些杨梅是从树上摘的,不是从地上捡的。皇帝对于果子是从树上摘的,还是从地上捡的,没有什么想法,也不认为地上捡的就不好,因为有的果子就得从地上捡。
皇帝也知道了贾迎春种杨梅时的纠结,到了太后的宫里,还开玩笑道,“她应该种锥栗,带刺的,那么她也就不用考虑是从树上摘,还是等它们掉下来。”
“她得想什么掰开它们了。”太后笑道,“她啊,平日里就研究这些。让她出去玩吧,她还怕别人要她作诗作词,还怕写字,说是维持不了才女的形象了。”
这让太后觉得很好笑,外头的那些人竟然还说嘉和是小才女,传得一板一眼的。要不是他们这些人知道嘉和写的字有多么难看的话,他们也信了。
“别去诗会就好。”皇帝道,真不知道那些人怎么就喜欢写诗作词。
皇帝本人也没有那么喜欢写诗作词,因为他在这一方面也没有什么天赋。要是他作一首诗,那些大臣一个个还夸赞他,真当他不知道自己作诗的水平有多么差啊。
那些人就知道拍马屁,就知道瞎说,明明不好的,也说好。就因为他是皇帝,怕他不高兴。
皇帝心想自己也是有自知之明的,不过听那些人那么夸赞自己,还是挺开心的。特别是那些人明知道不好,还得想办法变着法的夸赞他,皇帝就觉得很有趣,那些大臣估计还以为他这个皇帝很自恋吧,他才不。
他就是想看看他们能昧着良心夸赞他这个皇帝到什么地步而已,那些文人倒是厉害,各种夸赞,还不带重样的。出错了,请刷新重试
第66章 王熙凤怀孕
那些杨梅不酸,都挺甜的, 一颗颗的味道都极好。
太后很喜欢那些杨梅, 只不过杨梅这种东西, 也不能一下子就吃太多。太后把其中一半给了皇帝,皇帝要是想赏赐臣子也可以。
她就不吃那么多,嘉和每个月都有让人送果子进宫, 通常五六天就有送一次。送一次的果子就能吃几天,有的果子容易存放, 还能吃得更久。
毕竟她又是一个人,哪怕是一小篮子, 也够她吃的了。太后从来都不觉得贾迎春送的东西少了, 有的东西没有必要吃那么多, 吃多了也腻味。至于后宫里的那些妃嫔,谁去管她们有没有得吃。
皇帝也不可能随意赏赐后宫果子,妾室就是妾室, 庶出就是庶出,还是别让他们认为他们能跟正室和嫡出有一个待遇,偶尔有一点点就够了。别多想,就算杨梅有很多颗, 那也不给。
皇帝还真赏赐了大臣一些杨梅,王子腾就得到了一小碗。
四大家族的人还有用,皇帝不可能一下子就压下他们, 偶尔给他们一点甜头, 还能麻痹他们。
像王子腾这样的, 算是四大家族里最为得用的,也能做一点事情。
荣国府,贾老夫人他们再一次得到贾迎春送的杨梅。贾宝玉又把杨梅分给身边的丫鬟们吃了,好在杨梅的颗数比较多,分了一下,他自己还有剩下的。
贾迎春没有不送给贾宝玉,没有故意忽略他。她没有必要跟贾宝玉计较那么多,不能让别人认为是她贾迎春的错。就算错,也该是贾宝玉的错。
家塾的夫子几次教导贾宝玉尊卑之分,可他还是对那些丫鬟那么好。夫子也不可能去管贾宝玉对那些丫鬟好不好,只是跟那些学生讲了尊卑,让他们有一个度,出门别随便得罪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