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珠不像是贾政,不可能认识不到儿子的短处。何况自身本身就没有那么优秀,哪里能指望儿子一定那么厉害呢。
“父亲。”贾兰看了书信之后,点头应声,他已经很多年没有进京,小时候的记忆也有些模糊了。
因为他的父母很少说京城的那些事情,他也不大懂得,只希望到时候没有那么难相处。
“去京城之后,你就那边读书吧。”贾珠没有想着让贾兰那么快回来,父亲又发话了,他也不好拒绝。
何况京城里的学院确实比较好,那些夫子也好。贾兰本身就没有多聪明,还是应该跟着好一些的夫子学习。
李纨得知荣国府的事情之后,也没有阻止贾兰,而是给他收拾东西。贾老夫人身体不好,只怕也牵扯不少事情,例如贾老夫人的体己。
她不指望贾老夫人分东西给贾兰,只希望儿子别牵扯进那些事情。
“老太太的东西,不是我们的。”李纨交代贾兰,“别去想。”
贾兰点头应声,他知晓,他们这些年都没有在京城,没有伺候曾祖母,确实不该去想这些。若是曾祖母把东西给了别人,他也没有什么话可说的。
第143章 贾探春
等贾兰回到荣国府的时候,已经入秋一个月了。
贾老夫人的身体还是那样, 就是没有精神, 吃的还是那么少。这让荣国府的其他人也没有办法, 他们变着法让贾老夫人多吃一点, 贾老夫人也没有多吃一点。
贾兰回来之后, 自然是去见了贾老夫人。
因为离京多年, 贾兰对贾老夫人等人的感情也没有那么深, 疏远了。
只是到底是亲人, 说说话,还是好的。
“父亲脱不开身, 母亲还得照顾父亲、妹妹, 也就没有回来。”贾兰见到了贾老夫人,他已经不大记得小时候的事情, 却也依稀记得贾老夫人。曾祖母确实老了许多, 没有当年那么有精神, “便让我回来瞧瞧曾祖母, 以后也在京城读书。”
“好,好。”贾老夫人连说了几个好。
贾老夫人早年没有多亲近贾兰, 现在自然也不可能一下子变得那么喜欢贾兰。瞧见贾兰,还想着曾孙都这么大了,她的年纪确实也已经很大了。
不过曾孙回来京城也好, 也能见一见。
贾老夫人也曾经非常疼贾珠的,只是后来贾珠长大了,成亲了, 她就没有多瞧贾珠。再后来,王夫人生了贾宝玉,贾老夫人就多关注贾宝玉,也就没有关注其他人。
现在瞧见贾兰,贾老夫人便想着好歹贾珠还记着她,让贾兰回来了。
贾兰回来的这一天,贾老夫人确实多吃了一些东西。
王夫人则想着贾珠没有回来,贾兰回来也一样,得让贾兰多到老太太的面前走动走动,老太太手里还有不少东西呢。她就想着若是贾兰能得到那些东西也不错,别让那些东西落到大房手里。
“有空就多去你曾祖母那边走走。”王夫人看着贾兰酷似贾珠的面容,就想她已经很多年没有见到贾珠了。
大儿子跟她生疏,她又不可能跑到那个小地方,还得在京城,得守着这些东西,不能让赵姨娘和贾环得到那么多东西。
“是。”贾兰点头,想到父母跟他说的话。
让他别管祖母说什么,别去做那些不好的事情,安心读书。
贾珠不好跟贾兰说王夫人放印子钱那些事情,就是告诉他王夫人没有那么心善。
即使王夫人现在没有那么疼宠贾宝玉了,但是他们也不能保证王夫人就不做其他的事情。
因此,贾珠千交代万交代,就是让贾兰别多听王夫人的话,要懂得明辨是非。好在贾兰被教养得还不错,他会到贾老夫人那边多走动,却也不惦记那些不属于她的东西。
贾迎春得知贾兰回来之后,也没有特意到荣国府。贾兰是她的晚辈,她没有必要急匆匆地到荣国府。
作为一个晚辈,贾兰还算知礼,他带着东西亲自去拜见那些比较亲的长辈。至于那些不大亲的,他就没有跑去拜见了,免得让人认为他来京城,就是为了搭关系的。
贾兰也知道他的身份没有那么高,不适合多拜见亲戚,稍微见几个亲一点的就行了。比如贾敏,比如贾迎春,还有王家那边,隔壁贾家也见见,基本上也就是如此了,顶多就是再添一个薛家。
对了,还有李纨那边的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