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给薛蟠办完后事之后,薛老夫人就避居佛堂,多念经书。
谢冉这个薛夫人就得多顾着薛家,顶着。
要问谢冉后不后悔嫁入薛家,她不后悔,瞧瞧,薛蟠被流放之后,她的日子过得挺好的。
薛蟠去了,薛老夫人不管事,这薛家就跟落到她手里似的。儿女孝顺,她也不贪慕薛家的东西,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那么这个家也就没有什么矛盾,以后再等着儿媳妇孝顺她。
她的小日子过得很好,她不后悔。
嫁给薛蟠,守活寡,可没有那么多妾室刁难她,舒心。
嫁给别人,可能日子艰难,贫贱夫妻百事哀,也可能守活寡,看着夫君跟别的女子恩爱,那么她的日子必定没有那么好过。
所以她不后悔
二王夫人
在贾珠为贾老夫人守孝一年后,贾珠又要带着妻儿去赴任,他还得去当县官,不可能一直待在京城。
贾珠也不喜欢待在家里,不喜欢多跟父母接触。
父亲当年逼着他读书,让他读到后面身体都读差了,而父亲却也没有关心他,只关心他读书成绩好不好。
因此,他对父亲的观感也就没有那么好。而王夫人呢,贾珠就是贾宝玉克着人了,变成灾星了,母亲才没有那么疼爱贾宝玉,才想疼一疼他这个大儿子。
贾珠哪里可能愿意接受王夫人所谓的好意呢,对方以前还给他送女人过去,让他非常不开心。
就算是现在,贾珠也认为王夫人还想给他安排人,否则又怎么会说把身边的丫鬟给他,让丫鬟帮衬她这个母亲照顾他。
“不必了”贾珠拒绝王夫人所谓的好意,他一点都不带着王夫人身边的人走。
“你妻子年纪”
“母亲。”贾珠打断王夫人的话,“儿子的年纪也大了。”
别光光是李纨的年纪大了,贾珠真没有纳妾的意思,没有想要王夫人身边的丫鬟。
“若是您想派人盯着儿子,那就算了。”贾珠道,“您也别费尽心机,省得儿子半路还得发卖她们。”
若没有卖身契,那些人就在王夫人的掌控中,要是给了卖身契,贾珠就半路发卖那些人。
贾珠的意思很明白,他跟以前的他不一样。
这一年来,他们相处得看似好,实际上也有不少问题,只是没有多说。
父母的年纪都那么大了,贾珠哪里可能跟他们多计较。
但是这带人是不可能多带的,贾珠目光坚定,没有丝毫可以商量的余地。
王夫人见此,也就没有多说,怕儿子太过气愤。
“兰哥儿就在京城读书吧。”王夫人没有再说丫鬟的事情,“有他在,我跟你父亲也安心些。”
“是,他在京城读书。”贾珠没打算带着贾兰去,确实得让儿子陪陪父母。
在贾珠等人离开京城之后,王夫人就多顾着贾兰。
王熙凤那边跟王夫人接触的更少了,贾琏终究还是知道王夫人跟他的兄长的死有些关系。
哪怕王夫人一开始没有想要他的兄长死,就是想让他掉进水里受点折磨,但是人还是死了。
即便找不到更多证据,只是一个老妈子的话,治不了王夫人的罪,贾琏也不可能多靠近王夫人。而王熙凤是贾琏的妻子,自然也得夫唱妇随。
没有证据,贾琏也不愿意让王夫人好受,私下里让人传了王夫人的流言,让王夫人的名声越发不好。
王夫人的名声不好,也就没有多少人给她请帖,让她赴宴。
等王夫人知道那些流言时,流言已经传得很广了。
王夫人首先就想到王熙凤,冲去了一等将军府,要找王熙凤算账。
“证据呢”王熙凤好笑地看着王夫人,“婶婶有什么证据证明外面的流言是我传的,就这么就上门要说法,不大合适吧。若真要说法,也是我们去找您要说法啊。”
王夫人还真没有证据,她就是想王熙凤曾经试探过她,那么会不会是王熙凤说出去的呢。
于是她就跑来找王熙凤了,想用长辈的身份压一压王熙凤。
然而,贾老夫人已经不在了,大房这边不可能再给王夫人面子。
“婶婶以后还是别上门的好。”王熙凤道,“父亲和我夫君今儿都没在家,要是他们在的话,只怕婶婶可就没有这么好过了。”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