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麦站的位置太高了。
他只在意着大局,战场上的任何推进和反推进都被他紧密的注视着,他注意着对方的knightmare骑士,但是唯独不会去注意那些拿着单兵武器抗击布尼塔利亚帝国军主力的“杂兵”们。
而就是这群杂兵们,硬是扛住了布尼塔利亚帝国军的进攻,让俾斯麦的计划破产。
正是因为这一群一群,一个个的普通士兵,撑起了凯拉尔的计划和整个战场!
凯拉尔从来没有忘记过人民的力量!
事实就是,布尼塔利亚帝国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的大量海外殖民地,他们在俾斯麦到达了十一区并且展开了攻击之后就开始了全球性的联合行动。
但是布尼塔利亚帝国没忘,凯拉尔又怎么可能忘记这件事情呢?
所有军队全部严阵以待,准备着大战,和布尼塔利亚帝国的军队对峙的军队根本就不动如山,平稳的等待着布尼塔利亚帝国的进犯。
这已经不是布尼塔利亚帝国军第一次攻击他们了。
但是这一次,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让他们来的安心,安稳,这就是指挥者换了的不同,上面传来的命令清晰而明确,稳定而平静,和以往那种竭斯底里的命令完全不同,意思更加的清晰:抵挡住布尼塔利亚帝国最后的进攻,这已经是夕阳的余晖。
在新闻上时不时可以看到皇帝和欧洲女王之间的互动,布尼塔利亚帝国的消息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新闻上了。
所有人很自然而然的认为布尼塔利亚帝国将会在两个帝国之间夹击下灭亡——尽管现在的确差不多是这样。
但是只要民众们内心这么相信着,普通的军人们这么相信着,那么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胜利之前最后的曙光。
就算布尼塔利亚帝国军相信自己能够取得胜利,但面对同样相信自己能够取得胜利的EU军人和中华联邦军人战斗意志又会弱到哪里去呢?
某个战场上一丝一毫之间的胜利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这对于整个主体战局根本无关紧要。
真正动摇大势的只有三个地方——中华联邦的皇宫;十一区的要塞;布尼塔利亚帝国的皇宫!
而这三个地方,有两个地方都在凯拉尔的计算之中,而不仅仅是在十一区的要塞外布尼塔利亚帝国军崩溃了,在布尼塔利亚帝国皇宫里,布尼塔利亚帝国军也已经完全接近崩溃了。
敌人是从天空中而来,说实话布尼塔利亚帝国本土沿海先虽然被轰炸过了一次,但对于空中这种防御还是没有那么好的防御方式,特别是这种高空突袭的高空轰炸机挂载的knightmare,突防根本毫不费力,如果不是因为夜晚根本分不清楚方位,在夜晚突袭的话根本就分不清东南西北。
因为时差原因,在十一区要塞之战开始之前,布尼塔利亚帝国首都那边的战争已经落下了帷幕。
由阿基德等一群欧盟王牌机师组成的十二架knightmare在十二架运输轰炸机的运输下穿过了布尼塔利亚帝国的国土防线,然后直接到达了皇宫上方,进行空降。
这时候他们要播放一曲伞兵进行曲往下冲那就更加的带感了。
随着阿基德他们的空降,布尼塔利亚帝国的帝国护卫队根本猝不及防。
他们之中有一半人被俾斯麦带去作战,可谓倾巢而出,剩下一半knightmare骑士在两位圆桌骑士的带领下直接就迎了上来。
但是,赢不了!不说阿基德和乃绘流两位王牌抵挡住了圆桌骑士,其他十个精英更是直冲王宫。
这时候,查理皇帝想要唤醒自己体内的帝国王牌机师玛丽安娜,但是却发现她现在完全没有可以用的knightmare!
英雄无用武之地!
现在可不是二十几三十年前,玛丽安娜一个人,骑着第一代的knightmare将毫无防备的那一代布尼塔利亚帝国的皇族和上一代的皇族全部斩杀殆尽。
不然你当血腥玛丽,血腥王妃这些称是怎么来的?
就是因为她那种杀伐果断,一举帮查尔斯给定鼎了皇位之争。
这也是为什么柯内利亚极为崇拜玛丽安娜的原因。
从根本上来说她就不是当皇帝的人,她所崇拜的,是柯内利亚那样的辅助皇帝的辅助角色,而不是当的大任的那种当仁不让的英雄。
从这一点来说,鲁鲁修也完全没有这种当仁不让的气魄。
真正有这种气魄的,反而是尤菲米亚和娜娜莉这两位小妹妹,真正应该站出来的时候,她们两人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一个承担起了安抚十一区民众的任务(虽然因为鲁鲁修而失败了),而另一个则果断站出来承担起了国际会议的任务(虽然因为也是因为鲁鲁修而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