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阡陌_作者:秋阑珊(134)

2019-05-15 秋阑珊

  拿着手中尚余一丝温热,带着一层灰的黑疙瘩,他们还真没见过这样的东西。

  那里正问道:“这是?”

  林陌道:“这是从海外引进来的高产粮食,这是红薯,这是马铃薯,这里还有一种名为玉米的,这些都是能饱腹的好物儿。只是刚引进大晋不过几年,不甚了解其特性,如今只在皇庄里试种着。这次的洪灾事关重大,朝中调集的赈灾粮食怕是没办法那么快送到,本侯便将这些也带上了,不管如何,总是要先填饱肚子,才能再谈其他。”

  不仅是里正,就连那些听到林陌的话的百姓,也都是老泪纵横。

  不知道是谁起的头,在林陌的随行之人将食物一一都分到众百姓的手里时,这些人竟然没有第一时间拿这些来充饥,反而齐齐面向京城的方向,不顾雨水肆虐,跪地磕头,山呼万岁。

  这时,远在京城的当今正在御书房里,同几位大人商议这次黄河决堤之事。

  忽然,他似有所觉般的,抬头向山东所在的方向看去,耳边似乎传来山岳般的“万岁”之声。

  他心里一动,像是知道了什么。

  当今抬手捂上胸口,这种感觉,真真是不错。

  *

  林陌一路行来,每遇到一处受灾严重的村镇,都要停下来救援一番,留下一些救灾的方案,和足够几天的救灾粮食后,才会继续往济南城走,行程自然慢了下来。

  等到他们这一行人看到济南城的时候,徒阡也已经带着调拨齐全的赈灾银两和粮食,赶了上来,两方人马总算是汇合一起了。

  山东巡抚府里,刘孟一身泥泞,身上没有一处是干净的,在面对徒阡和林陌的时候,莫名的感到了不自在。

  这两位爷,光风霁月,惊才绝艳,虽然身上也是没有一点干净的地方,站在他面前,却仿如一身华服,站在金鸾殿上,面对文武百官时的从容淡定般,衬得他越发的狼狈不堪了。

  林陌并没有get到刘孟心里的想法,他严肃道:“刘大人,如今灾情如何了?”

  刘孟见问,回过神来,心中升起一抹羞意来。

  海恩侯爷心系灾情,而他却只看到眼前的这些有的没有的,却把正事给忘到脑后头去了,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刘孟收拾了下自己已经跑偏到不知道哪里去了的思绪,细细的和徒阡、林陌两人说起山东的灾情来。

  第61章

  “当日收到京城的信件后, 下官便按着上面的指点, 开始了救灾。各处以工代赈,男子一日可得两文钱,管两餐饭食,主要在河岸边巡视河堤, 或是帮忙填堵缺口;女子则是一天一文钱,也是管两餐饭食, 帮着做一些烧饭,浆洗之类的活儿,如今除了粮食有些短缺外,一切都已经步上正轨了。”

  林陌很满意,这刘孟, 也是跟着当今从皇子时一路走过来的, 这次任期结束,就该被调回京城, 将来的成就定然不会低了。

  从这次的赈灾中就可以看得出来,刘孟的能力极强,今后调往京城, 也能替他们这些圣人心腹分担一些事情, 也让他们能够轻松一些。

  徒阡道:“你做得不错, 赈灾和安抚灾民的事情, 依旧由你来主持, 若是有什么办不了的, 再收本王和怀瑾来出面。”

  并不是所有的外来和尚都会念经, 像这次的事情,还是交给当地的父母官们自己来处理的好。

  刘孟心底松了一口气,他这里已经和巡抚府的各个官员们,以及他的幕僚们,将救灾的单程都确定下来了,临了这两位大爷一来,就要插手的话,那可就不好了。

  如今这二位爷会这么说,正中了他的下怀,忙不迭的连连应下。

  刘孟道:“赈灾之事倒是没有什么可说的,单程已经定下,按着上面的去做就行了。只是近些日子来,因为所需要的救灾物资实在太多,有不少不良商人,囤积粮食,哄抬粮食的价格,甚至有那奸商囤积居奇,连盐价、糖价和药材等其他的东西都涨了,下官如今腾不出手去收拾那些人!”

  林陌瞬间明白了刘孟的话中之意:“刘大人自去处理赈灾之事,其他的这些小事,自有我和王爷来处理。”

  林陌和刘孟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出了决心。

  事实证明,林陌之前向当今讨来的尚方宝剑的举动,果然不是多此一举。

  瞧瞧,他这一路上听了多少人说起奸商囤积居奇的事迹了?现在又从刘孟这位山东父母官的口里听到这样的事情,林陌心底里的那柄高高悬在各个贪官污吏和奸商头上的尚方宝剑已经蠢蠢欲动了,就等着哪一天,狠狠的向这些大晋的蛀虫的头上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