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愿意走出去的徒家亲王们就更多了。
而,在这场走出去的运动中,人口的迁移也在第一时间随着展开。
恰在这个时候,随着大晋与海外各国的交流深入,再加上林陌这位激发了前世记忆的小蝴蝶,大晋的资本主义萌芽加快了脚步,那些失地的百姓越来越多,封建大地主们,也向着工厂主的身份转换着。
除了一些成功的转为工人阶层的人外,还有很多人,成了失业的人,别说养家糊口了,连自己都要养不起了。
面对这样的情形,许多有识之士已经提早预料到了,再不处理,怕是会形成一场民、变,心中无比的忧虑。
正好在这个时候,当今给那些叔伯兄弟们的海外大饼画出来了,征战海外,最缺的就是人了,这场还未成形的民、变,还没开始呢,就这么被压下去了。
至于将来又会如何,暂时还不在当今的议程上,那是他之后的继任者应该烦恼的事情了,已经与他无关了。
因为这道圣旨,当今和林陌赚了个盆满钵满。
要出海,首先要有几艘性能最好的船,若是还要在海外打下一片天地,那么,他还需要几艘最最先进的舰船,能把海外敌人按在海里摩擦的那种。
于是,当今名下,徒阡和林陌都有股份参与的造船厂,定单接到手软,把个当今乐得见牙不见眼。
他对给他出主意的林陌十分满意,瞧瞧,就这么一个主意,即让他赚到了大笔的银钱,又把那些碍眼的叔伯和兄弟,以及那几个渐渐长成的儿子们打发了,耳根子别提多清净了!
*
贾环出息了,最高兴的人,莫过于赵姨娘和贾探春母女二人了,儿子(弟弟)出息了,她们多了一分倚仗,再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能令她们开怀的事了。
在贾环领旨回家后,远远的,就看一以了那座小小的二进院门口,两名面覆纱帽的妇人,在一名面容刚毅的男子的陪伴下,翘首以盼的等在大门口。
贾环眼尖,认出了那三人,正是赵姨娘和贾探春夫妻。
三个人身上隐隐染上了一抹风霜,显然已经等了他不短的时间了。
此时见到他出现在街口,目力最好的姐夫朱桦立即就发现了他,忙提醒身边的两名女性。
赵姨娘和贾探春闻言,齐齐向这边看来。
待确定了来人真的是已经两年不见的贾环后,赵姨娘哪里还忍得住?再顾不得其他,小跑着向贾环处冲了过来,一把抱住面前熟悉又陌生的青年。
“我的儿,你可回来了,你个小没良心的,一句话都不说,丢下老娘就走,这么些年音讯全无,可担心死我了。”说着,眼泪叭哒叭哒的直往下掉。
赵姨娘原就是个掐尖要强的性子,又是个溺爱孩子的,哪里舍得孩子去军营里吃那份苦?还要担惊受怕,就怕有个万一,儿子有去无回了,她将来可怎生是好。
即使是为了搏一个出身,她也是不会同意的。
后来,贾环无法,只得留了纸条偷偷离家当兵去了,这才有了今日的衣锦还乡。
当时可把赵姨娘给急的,要不是还有个探春在身边,只怕赵姨娘当时能活活的给的气死过去。
好在一切都已经结束了,儿子回来了,也真的搏出了前程,如今苦尽甘来,终于可以把这几年的担忧全都哭出来了。
第69章
探春不停拭泪, 她也没想到,在人前从来都是一副小冻猫子形象示人的贾环, 能有那等破釜沉舟的魄力, 她欣慰的看着赵姨娘和贾环的互动,一直悬着的心, 总算是放回了肚子里去了。
朱桦见她这般模样,很是心疼,伸手牵住探春的手, 无声的安慰她。
“如今环哥儿出息了, 衣锦还乡, 岳母大人所担心的事情也有了结果, 你该放下心来了。”
探春回头见到夫婿刚毅的脸上隐含不舍的忧色,不由得嫣然一笑。
“我知道, 劳夫君担心了。”
夫妻二人相视一笑, 一切尽在不言中。
贾环扶住赵姨娘的手,含笑看着朱桦温柔的眼身,姐姐脸上轻松幸福的笑容, 一颗担忧的心, 放下了。
赵姨娘和探春心里高兴, 母女二人决定亲自下厨给贾环做一顿他爱吃的, 撇下朱桦和贾环, 就到厨房去了。
朱桦也是行伍出身, 只是一个是出身京营, 一个是出身水师, 总是能聊到一处去。
聊得兴起时,门子进来回复:“环爷,外头有位宫里来的小公公求见,说是在‘凤藻宫’侍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