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向贾雨村,笑道,“说起来,妾身曾听林妹妹说起过,老爷曾经是她幼年时的启蒙先生,当年还是老爷陪着她入京投奔荣国府呢。老爷何不在她那里打听一二?”
贾雨村闻言,面皮不自在的抖了抖。他的这位夫人,果然是伶牙俐齿,这一通明捧暗讽,听得他实在是火大,却又不能做些什么。
如果不是在林黛玉那里碰了壁,他哪里会想到薛宝钗和林家兄妹还有那点子,拐着弯儿的亲戚关系啊?在贾雨村的眼里,他的这位夫人,有钱是真的有钱,那出身却真是上不得台面。
皇商又如何?那也是商人!每次与友人相聚,他都不好意思带着夫人出席,不就是因为她的商户女的身份么?真真是太特么的丢人了。
实在是薛宝钗在做生意上太过厉害了些,他二人才成亲不过三年,这个女人,就给他挣下了好大一份家业,就目前来说,他离不开她!
不过,很早之前,他就听说了林如海的一双儿女和贾家二房不睦的事情,他知道的虽然不是很清楚,五六分还是有的,当年两家闹得那样子,想不知道也难。
今天来寻薛宝钗提起想让贾苛成为伴读之事,也不过是想要广撒网罢了。
既然这里行不通,他也不纠结了,再去想别的办法便是了。
只是可惜了,他那个大舅子薛蟠倒是和昭瑞王府的关系极好,又是当今的钱袋子,若是他能帮着说上一句话,或许他就不必到处求人了。
当年冯渊一案了结后,因着和贾王两家的关系都还不错,贾雨村和薛蟠接触过几回,知道那人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贾雨村很是看他不上。谁能想到,当年那纨绔不知世事的薛大傻子,竟能一朝翻身呢?
后来,他求娶薛宝钗时,薛蟠极力反对,甚至不惜和母亲妹妹反目,这也是为何,贾雨村没想着去薛蟠那里说项的原因了。
夫妻二人略说了会儿话,贾雨会便又回到外院,处理公务去了。却不知道薛宝钗在得知了挑选伴读之事后,心思也跟着活络了起来。
她虽然和林家兄妹的关系一般,她那兄长薛蟠却是当今极为倚重的皇商呢,只是贾雨村总嫌弃她哥哥是个商人,从不曾正脸看他,如此也好。
她的艿儿今年也两岁了,即将开蒙,从小儿聪明伶俐,又有她在一旁悉心的教导,她正想着求老爷给孩子寻了位好先生来给孩子开蒙了,现在有了这个机会,她也是该想一想了。
她的艿儿,当伴读的年纪是小了些,这一趟是没有机会了,不是还有下一次么?皇子又不可能只有现在这几个!
只是她也知道,当年她执意嫁给贾雨村为填房,让薛蟠对她失望之极,并扬言再不认她这个妹妹了。但是薛宝钗相信,以她哥哥的性子,只要那口气消了,还是不会不管她的。
更何况,还有薛王氏在呢,只要她去母亲面前说点软话,再求上一求,想来哥哥也不会太过为难她的。
薛宝钗的脑海中无数的念头飞快闪过,只想为自己的儿子铺就一条坦途,她的这些动作,都是私底下做的,贾雨村压根没有想到,自己的枕边人,正在努力的挥舞着铁锹,准备挖他的墙角呢。
*
这次,当今南巡路过金陵城,准备在这里暂时落脚三天,身为应天府的父母官,贾雨村自然是要全程陪同的。
正好,他本就是个极喜爱权势的,有这等近距离接触当今的机会,贾雨村哪里会错过?
很是尽心尽力的安排了一切。同时,他还让薛宝钗领着应天府的众位夫人们,好好的陪陪那几位随行南巡的娘娘们。
贾雨村的用心,的确让他在当今的面前,狠狠的露了了回脸,当今感慨道:“想不到,这贾雨村的能力还是不错,只可惜了,没把这份玲珑心思用在正途上,尽想着些投机取巧的办法了。”
所谓一次不忠,百次不用,不管贾雨村的能力再如何出色,在当今这里,他的官途,甚至是生命,都已要是早就被安排好了的。
第85章
当今最后也没能去到他心心念念的湾湾勾践和琼州岛, 南巡的车架只到了姑苏城,便被从京城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战报给打乱了, 不得不提早结束南巡, 快马加鞭的北返。
御辇上,当今阴沉着一脸脸, 一言不发。任谁在游兴最浓时, 被突然打断, 一纸召唤给召了回去, 怎么样也高兴不起来, 何况是一国之君呢?
此时的御辇上,坐满了被他招来的随行大臣,其中就有徒阡和林陌, 此时, 他们正在分享着那分从京城加急送来的战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