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元]风刀割面_作者:璨钰(56)

2019-05-10 璨钰

  王邸中管钱货的主要是阿合马,他是回回人,本来就精于此道,也有办法为王府节省开销。又因是察必的陪嫁奴隶,颇得忽必烈夫妇信赖。可府中其他仆婢却对他颇有怨言,可能是阿合马在搜刮油水的同时克扣了下人的份例。

  为了摸清他的底细,我还特地嘱咐不忽木闲来去开平城里的集市上打听如今物价如何,看与阿合马上报的到底有多大出入。又私下与奴婢谈话,看看他们实收的份例是多少。最后依赖自己在大学里积攒的那点财务知识,暗暗做了一笔帐。

  真金受儒家的那套“君子不言利”的思想熏陶惯了,见我近日来多用心在财务上,并不赞同。奈何这是额吉察必的意思,他倒也不置可否,只是叫我少和阿合马接触。看得出,他对阿合马也是颇有微词的。

  这些账目不深究也就罢了,把我做的账本和阿合马呈上来的那本一比对,细细琢磨,还真发现一些蹊跷的地方,虽然问题不大,但也挨不住长期被人钻空子。

  蒙古灭金前,金国辖区内,是有白银、铜钱、纸币一起流通的。金国被灭,它的纸币制度也相应终结,民间又多用白银。后来,蒙哥汗开始发行宝钞,但并非在蒙古帝国的整个疆域都流通。比如,忽必烈就在他的关陇辖地发行交钞,各个汉地世侯也都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发行了相应的纸币。民间还多有用白银,甚至用实物交换的。货币制度不统一,商业流通也不太畅通,各地物价一折算,怕是就有很大出入了。

  阿合马似乎就是在这上面做了手脚,从低价区买入货物,在账本上却报了高价,而两地物价不同,货币不同,货币之间折算率也多少有变动。不好好计算比对,就很容易被他钻空子。

  我特意把阿合马叫来问了一下,并没有戳穿他。只是叫他给我讲清各地物价如何,货币是如何折算的。他并不知我私下做了一笔账,起初倒还说的诚实,待我问到关键处就开始含糊其辞了。

  “虽是王妃嘱咐公主留心家务,但公主也不必在这上面过多伤神,这些琐事自有奴婢们料理了。”阿合马哈着腰站在我旁边,脸上堆满笑意,胡子一翘一翘的,颇有喜感,就像阿凡提故事里的财主巴依一般。

  “总管说的有理。可我额吉说,终有一日我要自己料理斡尔朵,不多学点东西,到时怕被下人蒙蔽,”抬头瞅着他笑了笑,“像总管这样对主人忠心诚实的怕是难再碰到了。”

  小小地捧了他一下,他闻言,眼光闪烁,似是有些心虚,而后便恢复如常,眯眼笑道:“公主不嫌弃奴婢,是奴婢的恩荣。公主有吩咐的,奴婢敢不尽力?”

  “有劳总管了。只是虽是总管尽心,也难免手下人动歪心思。以后这账本上,每笔货物收买,都要写明采买地、当地物价和所用纸钞等名目,也好严明规矩,免得让人利用了去,否则还要总管担着罪名,便不美了。”

  阿合马面色一僵,随即又换上笑脸,低头连连说是。

  我不再问什么,挥手叫他下去了。有些事还得慢慢来,先立个明文规矩吧。

  第24章 过年

  按照蒙古历来算,蒙古人的岁首应在农历的四月。可木华黎国王受领中原事务后,漠南一带的蒙古人也开始接受汉人历法。忽必烈受封漠南后,干脆随了汉俗,按照汉人农历的正月来过春节。蒙古人崇尚白色,因此把正月也叫“白月”,即“查干萨日”。

  帖木伦姨母腊月里曾来到王邸小住了几日,帮着我额吉察必赶制了一些皮衣皮帽之后,就匆匆回府了。她并没有留下来和我们一起过年。霸突鲁虽在前线,但木华黎家族也是子孙众多,诸如乃燕、忽林池等,是以帖木伦决定带着安童几个孩子去婆家过年,这也在理。

  春节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火日就开始了,这是蒙古春节的第一部分“送旧”。额吉说了,忽必烈虽不在家,我们也要把这个年过得红红火火,图个好兆头,也好让忽必烈在前方安心。据侍从来报,忽必烈行军很慢,怕是现在还没渡过黄河,离交战时还远着呢,是以我们并不担心他的安全。

  既然忽必烈不在家,祭火的仪式就由真金主持了。蒙古人很看重这个从萨满教那里传下的节日。“火”象征着兴旺,寓意家族繁盛,子孙绵延不绝,因此这一日谁也不敢怠慢。

  额吉命奴婢们一早就准备好上好的羊胸脯肉、肉米粥、黄油、马奶酒还有哈达等祭品。到傍晚时分,由族中老人点燃了排成一排的九盏小灯,之后,真金向灶神献上哈达,并将祭品投入火中。而后,男人在前,女人在后,对着旺火进行叩拜。而后,我们一家人进餐,额吉则吩咐仆从们把剩下的祭品送与开平城内的亲戚勋贵等。至于远在外地的诸王亲眷,也一一送了礼物,她缝制的那些皮袍皮帽,都派上了用场。诸王夫人们高兴收礼后,也都送上了丰厚的回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