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得去一趟,等我回来就去买,刚好附近有家乐福。”沐卿回复完,把手机扔地毯上蹲着收画稿,按大小张放好,连照相机一起送到楼上书房。再下来时,郭麒麟又回了一条微信。
“我跟你一起去,你提前半小时给我电话,我从家走过去差不离就能一起到。”
“行,那我就先出门了,等我电话。”
沐卿一会儿要回家一趟,把她带回来的特产送回去,本来还得去趟爷爷那,但老爷子有讲座,顺带着和老太太去旅游,不在家。她哥哥嫂子就不用提了,俩人出国过结婚三周年去了,估计得下月才能回来。
她到家的时候家里只有沐元序在,正跟那研究棋谱呢。
“怎么就您自己,我妈呢?”她把东西给保姆,坐到父亲对面看他跟自己手谈的棋局。不过,她在这上头基本不懂,完全看不明白。
“去京剧院了,估摸得晚上回来。”沐元序下了一粒白子,又去摸黑子。“你晚上想吃点什么?”
沐卿摸了个桔子来剥,今年的新桔,皮儿还泛着青。她先给父亲喂了一瓣儿,自己再吃。“晚上我约了朋友吃饭,不在家吃。”
“男朋友还是女朋友?”沐元序放下黑子,从她手里接过半个桔子,问。
“那您得先说说男朋友怎样,女朋友又怎样?”桔子其实挺酸,家里只有她爸爱吃这口,她吃了两瓣就觉得牙受不了。她小二十年就那么一个朋友,还在外国读书。她爸这么问,她这么答,答案其实已经不言而喻了。
“要是女朋友,那我没什么说的。要是男朋友,我就说两句。”沐元序吃完了桔子,拿湿纸巾擦手,也不去管自己下的棋局。
“是男性朋友。”她心里能猜到父亲大抵要说什么,擦过手正襟危坐的认真听。
沐元序没有立刻说话,而是静静的看着女儿。这是他期待多年,如珠如宝放在心尖儿上宠爱的孩子。平素里他们再尊重她,对她表现的多么撒手不管,也不过是因为知道,她太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需要大人的指点,他们只要看着她一步步坚定的走下去,在她累的时候给她一个歇息的家,就行。
这么多年,所有朋友都夸她聪明,懂事,努力,乖巧。可只有家里人清楚,她太安静,钻进一门儿里不出来的劲头有多吓人。要不是对家人她足够摊开心思,他们甚至会觉得这孩子是不是心理上有什么问题。
要是非让沐元序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女儿,他不用思考就能给出来,执拗。他给她取名沐卿,初衷不过是希望她能做个快乐单纯的小姑娘,承沐家中荫蔽即可。但,她偏偏选了不同的路,吃苦受累从来不抱怨,不哭。谁家的小姑娘你能四岁的时候就每天踢腿,撕膀子,拿大顶,练完这些还得去描红描线。有时候他甚至会埋怨岳丈和父亲,为什么要教她这些个。
可劝不住,又能怎么办?父母永远拗不过孩子的。
现在这种情况,他早在三四年前就在心里演绎了无数遍,可即便有这些年的缓冲,仍觉心里百般复杂。叹了口气,终于还是开了口。
“你有了喜欢的男生,身为父亲,在感情上我是有点恍然和失落的。曾经骑在我肩头的小姑娘,终于长大了,就要飞出爸爸的怀抱,有一个她更爱的男人了。”沐元序看她想开口,笑着摆了摆手。“但我知道,孩子不是我的财产,也并不属于我。终有一天你会长大,不需要我的保护,我也没办法永远陪伴你。你会恋爱,甚至受伤,再恋爱,结婚,生子,奔波于现实和理想之中。就像,我和你妈妈一样。所以,爸爸也为你高兴。恭喜你,进入了人生的新阶段。”
沐卿觉得自己眼睛有点酸,忍不住吸了吸鼻子。沐元序隔着棋盘捏了捏她的鼻头,继续说。“爸爸相信你的眼光,可我还是得嘱咐你,不要急慢慢看,走好走稳这一步,尽力不要让自己受到伤害。”
“恩”她点头,使劲儿眨了眨眼睛,语气坚定且诚恳的说。“爸爸,你永远都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人。”
“之一,我知道的。”沐元序看了女儿几秒,又拿起了棋谱。
沐卿在走出家门的那一刻,忍不住回头看。她有一对天下最好的父母,他们给了她最大的包容,而不是用各种形式桎梏她,包括思想上。此刻,走出家门,和她十八岁搬出家独自居住是不同的。这里,好像是她的家,又好像不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