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荣国公贾赦_作者:墨染青丝(161)

  且他自认和贾赦是一类人,不免物伤其类,觉得有些亲近。

  他们难道是为了自己的野心才想要权柄在手的吗?

  并不是,他们都是为了让自己的至亲过得好才上位的。

  贾赦要行礼,也被明澜一把拽出去了,“此刻咱们不讲这个。”

  安顺公主更是行了叩拜大礼,“老国公对我有救命之恩,安顺还没有报答您的大恩,您就这么去了。”

  男女有别,他们也不好扶安顺公主,由着她给贾代善磕了三个头。

  明澜不能多呆,等香燃尽便要告辞了,“荣国公,我们的许诺仍然有数,不要担心居庸关,我和卫卿商议后不日就会对布防有所更改。”

  小美人是个心思很细腻的皇帝,且他的脑回路还是真善美那路的。

  自古皇帝重用一个人,不让他守孝,这叫夺情,显示出皇帝对他的看重。

  但是小美人不是这样想的,他讨厌谁,便剥夺这个人给亲爹守孝的权力,喜欢谁,就放他去守孝。

  但是朝中人不这么想啊,他们觉得皇帝夺情了东平郡王,却让荣国公这个居庸关守将回乡,是不是荣国府在贾代善死后就过气了呢?

  事后明澜收到风声,觉得心情有点复杂,只好又借太后的手赏赐了东西给荣府,以表示贾赦还没有过气。

  封棺前一天的晚上,贾赦伏在边上看了许久,贾代善面容宛如生时,只是阖目不动。

  姚谦舒应着他的要求,把无名剑带到了灵堂。

  贾赦将剑抽出半截,剑身照出他眼底哀恸,“以后,我就是荣国公了。”

  他归剑还鞘,将无名剑搁在贾代善身旁,仿佛是用自己的少年时光陪伴着贾代善。

  其实他们父子都不太像武将,贾代善更似政客,步步为营,贾赦则如江湖客,肆意跳脱。

  年少学武时候,想着快意恩仇,纵马江湖,三尺青锋可破天下万事。

  人生从此进入了下一个阶段。

  到了出殡这日,各家都设有路祭来送贾代善最后一程,卫侯府的在最前面,卫子麒三跪九叩,贾赦兄弟二人还礼,贾赦道,“此去一别三年,卫大哥多保重。”

  贾家祖地在金陵,他出了城便会直接扶灵回乡,将贾代善安葬,随后在老宅守孝三年,而居庸关守将由齐国公他老人家暂代。

  觉得自己老而不死是为贼的齐国公主动请缨发挥余热,也让明澜松了口气。

  他初登基,先帝留下的就是个烂摊子,能信得过的人两只手就数完了。

  “这里的事交给我就好。”卫子麒轻声道,语气森然,“我不会放过他们的,我必叫她不得好死。”

  贾代善刚过世,东平太妃就这样喜气洋洋地迎上来,实在是神憎鬼厌。

  贾赦低低应了一声。

  去年的贾赦沉稳下来,大部分是找不到姚谦舒的郁闷和难过,如今的贾赦便如那归鞘的无名剑,将所有的锋芒尽数收敛起来。

  他是沉稳了,可他也会正常说话,有时候还会反过来劝慰贾政几句,一切仿佛如常,却也都变了。

  在贾小政又一次欲言又止的时候,贾赦道,“不用这样,我真没事。”

  那日贾赦将无名剑放入棺内的时候,贾政是亲眼所见的,他觉得像是看到了什么东西碎掉了。

  虽然说不破不立,可还是会很难过。

  那个嬉笑随意的哥哥,再也不会看到了。

  “那下一盘棋吧。”贾赦让人去寻了一副棋子来,很陈旧的棋盘,棋子烧得倒是还不错。

  他身边的心腹都留在了居庸关,只能府中调了小厮先用着。

  他写了信回去,让赵树和青锋都不必跟来金陵,先着紧自己的前程,好生跟着齐国公工作。

  年岁都渐渐大了,总不好一直跟着他身后当助理和秘书。

  贾政自然是学过下棋的,他的记忆里,贾赦只会下五子棋且每每把贾代善气得要抽他,他心想着等会儿让一让哥哥。

  “你执黑吧。”贾赦道。

  “好。”贾小政取了棋子,“啪嗒”放在正中间。

  “认真下,重新来。”贾赦把棋子丢回去,“我记得你棋下得还可以。”

  贾政反省了一下自己做得太明显,应该之后再让的,又重新落了子。

  结果最后被贾赦杀了个落花流水。

  贾政下到后面都放弃抵抗了,“哥你会下棋啊?”

  “会,我也是赵老头启蒙的。”贾赦笑了下,“我从前不喜下棋,是因为不喜欢劫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