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直在避重就轻,贾赦搁下茶盏,已然不悦,“原来你还记得自己是主官,既有疑点,居然不派人去查验落实,竟还要扣下证人。大人断案也是这样疑罪从无的吗?”
“这样说世子就是没有证据了。”太原令一笑,“世子涉世未深,见着外形不甚普通的人觉得古怪是正常的。至于下官断案如何,端谁的碗,服谁的管,这个就不牢世子操心了。请恕我不能与你闲谈城中政务了。”
“非常好。”贾赦怒极反笑,“既这样说,请问我家表兄犯了什么错,大人可有证据,竟将他就这样关入大牢?看着我的面子是不够,是不是我得去请保龄侯这个舅舅亲自来领他儿子?”
太原令顿了一下,一时之间尚未想到好的托词。
谁知道那是史侯儿子啊!
贾赦已经起身冷斥道,“金殿之上,御史风闻上奏都无妨,到了太原府,连着举报一二都要关起来。我请问大人一句,你同这些个外族是什么关系?”
“世子这是什么意思?我虽官微卑下,也断断接受不了您这样的污蔑。”太原令听罢当时就拍案而起。
第42章
厅内有些燥热, 贾赦撩起袖子,耐下性子道, “大人不需要这么激动。每一颗运去北狄的粮食都可能变作伤害我们将士的武器。还请大人谅解, 我身为居庸关守将的责任。”
太原令看着他的手势, 迅速闪到了椅子后面,“世子难不成还想动手?”
贾赦充分体验到了太原令作为一个文官的无赖, 说起话来生龙活虎,寸步不让, 一旦要打架, 又怂的半死。
“我和你动手干什么。”贾赦道, “你不要对武将有什么偏见,我们虽身手好些,也不会随便打人, 更不会肆意殴打朝廷命官。”
“哦。”太原令握住椅背,满脸宁死不屈,“去请史公子出来说话。”
师爷收到他的眼神, 朝他点点头, 表示会意。
他们得先把史公子捯饬干净了,再许些赔偿费。
真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啊。
在等待史大的过程里, 贾赦将近期的事都理了一遍, 不免觉得齿冷,京中的形势他很清楚, 禁军随意叛变, 官员随心所欲, 不把边防当成大事。
现在来看,外放的官员也没有好到哪里去,怕事避事,擅长偷换概念。
是偶然还是常态,这个就不得而知了。
史大在牢里呆了一个晚上,瞧见贾赦瞬间就流露出委屈的小表情,“表弟,你可要为我做主啊,他们说我诬告。”
贾赦扶他坐好,“表兄先坐。”
史大有些着凉,吸吸鼻子道,“我表弟是和北狄人对战过的,北狄人什么样,他比十个你还清楚!”
太原令对着他压力顿减,侃侃而谈,“史公子,可是也没哪条律法规定北狄人不许在天,朝买东西啊。荣国公驻守边关并非靠饿死北狄吧?再说了,他们来侵犯,无非就是要吃的,他们自己花钱来买了,就不会再来抢咱们的,您品品是不是这个理?”
贾赦听完太原令的高见,还以为自己听了个笑话。
烂到根上了!上有送亲女和亲的皇帝,下有放任外族屯粮的官吏,何愁不能步秦与隋的老路。
他们二世而亡,他们都有三代了,是不是好棒棒?
贾赦手下用力,清润的瓷杯顿时四分五裂,他冷冷道,“好一个太原令,你这和叛国有什么区别?”
无名剑被重重拍在桌上,露出半截锋刃。
太原令跟着跳了下,强撑着道,“我敬你们二人身份,世子不要再咄咄逼人了。”
贾小赦亮剑之后,发现自己就算把太原令打一顿也没有用,不用贾代善骂,自己就把自己唾弃了无数遍。
“大人,荣国府的人求见。”衙役在门口露了个头,小声禀报道,生怕惹恼了贾赦这个煞星。
太原令气不顺地道,“有请。”
没看人家世子爷在这儿么,难不成真想挨打啊。
贾赦有些惊讶,统共来了四个人加薛家外援,不都在这儿了么,哪里还有荣国府的人能来。
人没有,树还有一棵。
黑发玉钗,浅蓝衣衫,映衬得这棵树肤白貌美,气质绝佳,他手里拖着个小山似的麻袋,却轻松如闲庭信步。
贾赦眼睛一亮,为了面子计,强撑着板住脸,“你怎么来了?”
不是跑了么,王八蛋。
“去办些正事。”姚谦舒解开麻袋口子,里头手脚并用爬出来两个大汉,晕头转向地仰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