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赦好歹也是进过宫、做过几年的太子伴读,到底知道轻重,他也知道王夫人的贪婪,以及贾政的假正经,他清楚,林家的财帛进了贾家,根本就不可能有机会再回到林家兄妹的手里的一天,换而言之,林韶轩的安排,其实是最好的。不然,他都担心王夫人会不会谋财害命。
所以,贾赦是第一个投赞成票的。
反正修建省亲别墅的事儿已经定下来了,他都要搬出东大院——因为这个院子连同会芳园的一部分,都要并入这个省亲别墅了——另找屋子安置,又何妨顺手再收拾一座出来安置林家兄妹?
当然,贾赦也说,林家的钱到手之后,先还了亏空,然后再修省亲别墅。不过,其中的二十五万银子,要交给林家兄妹。
贾母就问贾政王夫人夫妇。
贾政只知道点头,引来贾赦的一个不满的眼神,至于王夫人,听说换了亏空之后,林家的财产就只剩下了一百六十万,也不知道修了省亲别墅还能够剩下多少,而林家兄妹手里还有二十五万两银子,就忍不住道:“老太太,大姑娘小,林家大爷也不大,这些银钱,让他们自个儿收着,是不是,是不是不大好?”
贾母迟疑了。
邢夫人没忍住,哼了一声。
如果不是贾元春已经成了皇妃,她保管刺王夫人几句。
邢夫人不敢,贾赦却没有这样的忌讳,他直接冷哼一声,道:“说得好像过几年,你会拿出来二十五万两银子给他们兄妹一样!”
贾母只得喝道:“老大!”
不管怎么样,王夫人是娘娘的生母,看在贾元春的面子上,贾母也不能在这当口给王夫人没脸。
贾赦撇了撇嘴,然后就提起了林韶轩的婚事。
贾赦的意思,林韶轩是林家的庶长子,贾迎春虽然比林韶轩大了一岁,可是好歹也是他贾赦的女儿。重要的是,林韶轩有本事,他迟早就出人头地,因此,早早地投资,也是好事。
贾母就说,她想把贾迎春送进宫,给贾元春借腹生子。
贾赦立刻就放下了脸。
王夫人也不高兴。她女儿在宫里熬了这么多年,好容易才出头,贾母就盘算着送人进宫了,她会高兴才怪!更重要的是,如果不是迎春,那剩下的人选就是探春了。从年纪上来说,探春也许更适合一些,但是,探春精明。若是迎春嫁了林韶轩,那么,就冲着迎春那个木头样儿还有那个愚钝,把林家的钱都弄过来也不是不可能做到。可换成探春呢?
王夫人很肯定,探春会把林家死死地把在自己的手里,说不定连赵姨娘和贾环都飞了。
王夫人愿意赵姨娘探春贾环三个越过她、越过她的儿女去?
她当然不愿意。
所以,只是犹豫了一下,王夫人就表示,没有比迎春更合适的人选了。
对此,贾政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在他的眼里,迎春过了年就是十四岁,的确是可以考虑这个的时候了。探春才九岁,不急。
所以,贾赦想要林韶轩这个女婿,王夫人也觉得好,他自然也不反对。
贾母见状,只得点头。
既然贾政不稀罕林韶轩这个女婿,贾赦稀罕,就让贾迎春配了林韶轩也无妨。在贾母看来,贾迎春虽然是庶女,可林韶轩也是庶子,就跟当年的林如海跟贾敏一样,也是门当户对。
就这样,贾赦把女儿从荣禧堂后头的抱厦捞回去了,理由是,贾迎春都快要定亲了,自然就不能混玩了。而且要修建省亲别墅,荣禧堂人来人往,也杂,还是让迎春跟着邢夫人。
当然,这样的理由并不足以让贾母放人,但是贾赦的理由很充分——既然林家外甥特意提出守孝一事,显然,林家人比我们想象的更看重孝这个名头。迎春跟着贾母,可以说替父母尽孝,可是跟着王夫人这个婶娘,算什么样子?
这样的理由,贾母也只能接受。
就这样,林韶轩林黛玉兄妹在这年的腊月里,披麻戴孝地进了京,给贾母磕了头,然后,当着贾赦贾政兄弟二人的面,贾母把二十五两银子的银票,还有户帖都给了林韶轩。
林家兄妹就这样龟缩在了荣国府西南角的一座小院儿里守孝。上一回,贾敏去世,林黛玉没能为母亲守完一年,这一次,她倒是能够跟哥哥一起为父亲披麻戴孝三年了。
私底下,贾赦心里还过意不去,毕竟,除了那些字画,还有这些二十五万两银子,林家其余的财产都入了荣国府的库房,所以他偷偷地拿了六万两银票并一个小庄子的地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