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现在有林韶轩呢。且不说日后贾宝玉跟林黛玉的这门亲事能不能成,就冲着这小子能够准确地预料到贾元春会封妃、预料到皇帝会让大家修省亲别墅,就冲着这个小子的决断,这个林韶轩将来的成就会差了?
没错,现在林家看上去是只剩下林韶轩林黛玉这对兄妹了,可是贾母一点都不怀疑,将来林韶轩会出人头地,那个时候,林家就是贾家一门重要的姻亲,是贾家下一代守望相护的重要人物。现在把人得罪了……
贾母都想喷王夫人个狗血淋头!
这才是贾母让人开了凹晶馆的原因。
当然,这跟林家兄妹没有关系。
林如海是九月初二这天没的,三年父孝,守到这年的腊月初二,林家兄妹就要除服了。哪怕贾家人不在乎,甚至有人能觉得临近年底,事情多,还要操办林家兄妹的除服礼,实在是平白地多了一件事情。
可是林韶轩还是按照礼数,先给自家兄妹换了衣裳,然后除服之后的第一件事情,那就是,让人去户部打听林家是否有亏空,得到了确切数目之后,第一时间自己亲自上门,把那三十多万两银子一口气全部清偿。
要知道,那都快到腊八节了,而按照惯例,到了小年,也就是腊月二十三的时候,朝廷就要封笔,不处理公务了。但是,这就是腊月,朝廷非常忙,各处都要用钱。尤其是对于皇帝来说,临近年底,要把来年的军饷留出来,还要预备着来年的春汛,年底还要给皇室宗亲和勋爵贵胄们发红包……样样都要用钱。
皇帝都在发愁,哪里去找这么一笔钱来呢,结果户部左侍郎拿出了这么一笔,皇帝哪里不问的?
“这笔银子,是哪里收上来的?”
那户部左侍郎本来就是皇帝当年催缴亏空的时候用出来的人,也是最了解皇帝的那一批大臣之一,自然就说了,是林如海的儿子,把林家的亏空给还上了。
皇帝当时还不大高兴。
为什么林如海刚走的时候,你们不还?这会儿了,才记起来。
所以,皇帝就说了一句,林家真是好记性。
那户部左侍郎也是个会做官的,连忙边上帮忙描补,免得皇帝弄错了,让大臣们心寒。
那户部左侍郎就说啦,林如海死的时候,他儿子才十二岁,女儿九岁,都是孩子,因此林如海的丧事,还是贾家派人帮忙操办的,更别说林家的家产了。按照国法,林如海的儿子当时还没有成丁,家产被人拿捏着,自己做不了主,也是有的。听说,他今年腊月才刚刚出孝,就急急忙忙地把亏空送来,说不定啊,那是他仅有的一点钱了。
皇帝听说,这才不恼了。
然后他的贴身大太监也小声提醒,说贾家的大观园,是拿林家的钱修的,听说林家四代列侯、林如海宦海几十年积攒下来的两百五十万两银子全砸进去了。
能做到皇帝的心腹大太监,这个严德诺也是个人精子,还加了一段:
“听说,当初那贾家不想让林家兄妹守孝,说是会冲撞了娘娘。那林家的哥儿也是没法,这才说,林家的家产,他就留十五万,因为他要养着林家的几辈子的家生子,也给妹妹留十万以备日后嫁娶,其余的都给贾家,换取守孝的权利。可饶是如此,贾家也只肯给他十五万,说他就是要养着林家的那些奴才也够使了,林大姑娘的嫁妆,还是他们帮忙收着……”
得,不用说下去了。
皇帝的脸已经彻底阴沉下来了。
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剥夺臣民服丧的权利的行为,叫做夺情。而在这个世界上,能对臣民进行夺情的,只有皇帝。
贾元春算什么东西?后宫的妃子而已,她有这个权利吗?
贾家不让林家兄妹守孝,那等同于冒犯了皇帝的权利。
对于至今还面临着太上皇的巨大压力,觉得自己的权利受到严格限制的皇帝而言,任何冒犯他的权利的人、事、务,都能够触犯到他那根敏锐的神经。
既然接受了林韶轩年幼、不容易的设定,皇帝自然就不会继续对林韶轩生气。
皇帝道:“既然这样,给林如海一道恩旨,赐谥号文靖,另外,追封他为谏议大夫。”
反正是追封和谥号,又不需要花钱,只是面子上好看而已。但是,好歹也是个态度,顺便也让臣子们知道,他这个皇帝绝对不会亏待了忠臣、老臣不是?